首页 > 穿越小说 > 离石游记 > 第1000章 工业再投入!

第1000章 工业再投入!(2/2)

目录

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和悬念。一拖网就是上百吨的鱼虾,这些鱼虾才是食物的主要源,而北方人又吃不惯鱼虾,要不是香料岛的出现,鱼虾可能根本入不了挑剔的汉人胃口。

即使这样,真正的纯吃鱼虾的汉人依然很少,当时汉人常常吃鱼虾吃的很痛苦,有心之人为了污蔑大秦,还大肆宣扬大秦的苛政无道,理由之一就大秦拿汉人不当人,尽给汉人吃些臭鱼烂虾,以此攻击大秦是蛮夷。

内务府为此伤尽脑筋,还在报纸上普及食物的来源组成,还按照照离石的意思,研制蒸汽压缩干粮,把鱼虾高压煮烂,降温后再粉碎,将米、麦、豆磨成粉,再犮酵使其膨胀,再掺杂鱼虾碎肉,加入其他坚果仁、盐、糖、动物油,最后高压塑形成小方块,使食物变变顶饿的压缩食物,还可以廷长食物的保存期限。

原先一斤的米面,经过这种掺杂,让食物量多了四五倍,这才解决了应急和救灾难题,内务府就是向市场上执售平价压缩干粮。

在这战火纷飞、局势动荡的年代,那小小的压缩干粮,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民间绽放出别样的光彩,有了便宜顶饱的食物,只需干活就能换取。

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它就像一位兢兢业业的老友,始终陪伴着百姓度过艰难的岁月。起初,当压缩干粮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大家还带着一丝好奇与疑虑,小心翼翼地品尝着这份新奇的食物,可是食物真的能管饱,最重要的便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凭借着方便携带、耐储存以及相对不错的口感,逐渐赢得了百姓们的信任和喜爱。

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们将压缩干粮当作便捷的能量补充,在忙碌的间隙吃上几口,便能迅速恢复体力,继续投入到繁重的劳动中;在市井街头,小商小贩们把它当作旅途中的必备干粮,无论是走街串巷的叫卖,还是长途跋涉的贸易,压缩干粮都能让他们在奔波途中不至于饿肚子。

就这样,压缩干粮在民间口口相传,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成为了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内务府的官员敏锐地察觉到了压缩干粮在民间的受欢迎程度,他们心中盘算着一个宏大的计划。首先,他们决定利用压缩干粮来稳定民心。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期,百姓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内心也时常感到惶恐。内务府加大了压缩干粮的供应力度,让更多的百姓能够购买到这种实用的食物。

一时间,大街小巷的粮店里,压缩干粮堆积如山,百姓们排着长队购买,脸上洋溢着安心的笑容,有了便宜可长期贮存的便宜食物。

随着民心逐渐稳定,消费市场也趋于平稳。内务府紧接着又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将以前定价偏高的高品质商品,全部下调价格。

那些原本价格高昂,只有少数达官贵人才能消费得起的精美绸缎、珍贵瓷器等商品,如今以更加亲民的价格出现在市场上。

同时,内务府还郑重地登报说明原因。在那一份份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报纸上,详细地阐述着他们的理念:内务府生产的商品,并非是为了盘剥百姓,而是希望让天下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便利。

他们就像一群无私的工匠,致力于将先进的生产技术,转化为惠及天下大众的产品,让每一个普通百姓都能感受到时代的进步,同时还拿墨家的“兼爱天下”做为倾销理念,让天下人加深与工业化的联系。

内务府还巧妙地将秦纸币与工业化联系在一起。他们解释道,如今内务府新厂建成,犹如一艘即将起航的巨轮,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秦纸币就是推动这艘巨轮前行的动力。

为了增加工业化的再投入,他们不得不将本应供应给前线将士的储备物资,进行平价销售以此来回收秦纸币。

这种看似无奈却又充满诚意的解释,让百姓们对内务府的做法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