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1/2)
在大秦,纸币是朝廷大力推行的货币形式,是朝廷突然变富有不缺钱的根基,旨在方便交易和促进经济流通。
大秦官员们的俸禄,也全是以纸币的形式发放。这些资本家不收纸币的行为,就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古语云: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官员们拿着手中的纸币,却无法购买到所需的物品,这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恐慌和愤怒。
在他们眼中,此时的秦纸币,经过北方资本家运作,要想使他们手中拿着的俸禄变成废纸,这让原本有点关系的脆弱感情,彻底因为钱的定价权而绝裂,北方资本家的做法比杀人抢钱更恶劣,把纸币搞的连一张厕纸都不如,那就是抢劫官僚阶层。厕纸好歹还能有实际的用途,而这纸币,却成了一堆毫无价值的废纸。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官僚阶层终于统一了认识。曾经,他们与守旧势力之间虽然存在矛盾,但是藕断丝连,但还不至于将其视为死敌。可如今,这些资本家的所作所为,让他们意识到,守旧势力才是真正的敌人,不能让他们掌握工业化大生产的力量。于是,他们重新将守旧势力列入了敌人的名单。
然而,要对这些资本家动刀枪,官僚阶层却着实有点害怕。在大秦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血腥的动荡时期,那时刀光剑影,人人自危,官僚们每天都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恐惧之中。他们深知,一旦再次开启大规模的杀戮模式,整个国家都将陷入混乱,而他们这些官僚阶层,也必将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所以,为了自身的安全和整体的利益,他们选择了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明面上少杀慎杀,就算是流放万里,也要比九族诛连强上无数倍。这种方式对谁都好,特别是对他们这些官僚阶层,他们可不想再回到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
就在官僚阶层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首相站了出来。这位首相向来以聪明睿智着称倍,还是法家门徒,是皇帝的宠臣,他的大脑就像一个装满奇思妙想的宝库。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商战。他向众官员解释道,商战就是用商业的手段,去消灭这些贪婪的资本家,至少也要驯化这些资本家,让资本家受到他们官僚阶层的彻底控制。不用动刀动枪,而是在商场上与他们一决高下,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官僚阶层一听,顿时眼前一亮。他们正愁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办法,既来应对这些资本家,又不想引发大规模的冲突。如今首相提出了商战的概念,就好比在黑暗中为他们点亮了一盏明灯。而且,大家心里都清楚,首相作为朝廷的重要人物,提出这样的策略,无疑是站出来为大家顶锅了。既然有了这么一个“大脑袋”出来承担责任,众人自然心甘情愿地配合首相,准备在商战的战场上与资本家们展开一场激烈的吞并较量。
贾首相,全名贾宜生,他所精心谋划的策略堪称一绝。在商场如战场的当下局势里,他巧妙地让内务府作为先锋部队打头阵,大秦帝国做为中军和后盾,最后大秦帝国将那些不听使唤的资本家产业,收归国有,为大秦帝国官有。
内务府在整个大秦帝国的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资源,它就像是一把锐利的尖刀,能够率先在商战的战场上撕开一道口子,把国家行为弱化成商业行为。而贾宜生自己则居于中军,如同坐镇帷幄的将军一般,对全局进行指挥策应。
他这么做,可不单单是为了在商战中获取利益,更重要的是,这是他学习商战之道的绝佳机会。
贾宜生自从坐上首相这个位置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悟,学了许多的新知识,却苦无用武之地。
在当首相之前,他一直是法家思想的坚定拥护者,看待和处理政务时,总是习惯从法家的角度出发。
法家强调以法治国,注重严刑峻法和中央集权,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国家迅速走向强大。
然而,当他成为首相,全面掌管国家政务之后,他渐渐发现,仅仅站在法家的角度已经远远不够了。
他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考虑问题,就像是站在巍峨的高山之巅,俯瞰整个国家的全貌。治国不能再局限于一家学说,因为国家是一个复杂的机器,每个方面都需要协调发展,决定大秦强大与否,要看其短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