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离石游记 > 第998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第998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1/2)

目录

之所以会对北方新崛起的那些资本家们正式宣战,其背后的原因可谓错综复杂,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些新晋资一本家,刚挣点钱就不听官府指挥,以为他们能像门阀那样,可以凌驾律法之上,享有一些特权。

首先要提及的便是这些资本家竟然膨胀了,胆大包天地使用了原本属于内务府所建造的工厂,利用工业化产量来挣取大量利润,短时间内积累起巨额财富,却不听大秦官府的号召,不承担应尽的社会义务。更为令人愤慨的是,他们借助先进的工业化技术,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海量的商品。

然而,这些人非但不遵从大秦官府颁布的各项政令,反而在大秦遭受天灾之际,妄图通过囤积居奇这种卑劣手段来大发国难财,这是自古以来商家乘着国难发财的传统经验,低买高卖、囤积居奇更是古代商人积累财富的宝典!

自从大秦帝国重建后,对商人也重新进行了划分,商家被划分生产商品的实业家,组织运输商品、促进商品流通的商人,投资建厂雇佣大量工人的资本家,为了适应工业化而集资建立民间银行的真正资本家,可是刚转型的北方世家子,在思想上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分不清商人阶层的划分,误以为大秦今后会重商排斥农、工,有了大量的财富后就开始飘了,认为可以与官府讲条件。

如此行径,简直就是公然挑战大秦帝国的权威和底线,严重动摇了国本,又怎能让人容忍呢?

想当年,大秦将精心建设好且运营状况良好的工厂,以平价出售给他们的时候,绝非是想要培育出一个与自己针锋相对、阻碍国家发展的工业化劲敌。

而实际上,内务府当时做出将工厂转手出让这个决定,实则早已有了深谋远虑的盘算。当他们把工厂卖给那些保守陈旧的势力之后,看似一切照旧,但殊不知,工业化的工厂必须配套流水线式的分工管理,买了工厂就必须习惯大秦的管理,工厂里各种各样详细而复杂的规章制度,可以培养起遵守纪律、律法的习惯,习惯大秦帝国法家的统治方式,从而不排斥大秦庞杂的律法,当工人习惯了吃喝拉撒都服从工厂的规章制度,对大秦律法自然也能接受。

在暗地里,内务府关于蒸汽机的研发工作从未停歇过,在准备采购全新、成熟的新机器,加快大秦帝国工业化的迭代速度。

新的双缸甚至是四缸活塞式的蒸汽机型已然被成功研制出来,并且经过了严格的测试环节,可以随时准备大规模地推广应用。

然而此时此刻,尴尬的局面出现了:旧有的单缸蒸汽机刚刚开始广泛投入使用,尚未完全发挥出应有的效能。若直接将其回炉重造或者干脆废弃掉,无疑都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想来想去只能先低价贱卖。

偏偏就在这样的节骨眼儿上,那些守旧势力仗着自身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影响力,以及昔日庞大复杂的人脉关系网,竟然别有用心地掀起了一场汹涌的舆论浪潮。

离石精心谋划着这一切,他指示内务府巧妙地伪装成被汹涌澎湃的舆论所逼迫,不得已之下,才痛苦万分地将那数千家工厂,拱手贱卖给朝廷以及那些顽固不化的守旧势力。

如此一来,内务府不仅成功获得了兴建新厂所需的巨额资金,而且还顺带稳定住了岌岌可危的纸币信誉。

当内务府抛售这些工厂的时候,明确表示只接受纸币作为交易货币。对于这一点,就连守旧势力们也都点头认可。

毕竟,使用自家发行的纸币来进行交易,似乎也是理所当然之事。然而,他们未曾料到的是,大秦王朝为确保纸币价值的稳定与坚挺,特别制定了一项法规:允许帝国银行自由地兑换纸币,只兑换金、银。

面对这样的规定,守旧势力们无可奈何,只能乖乖地动用家中储备已久的大量金银等贵重金属,前去兑换纸币。就这样,内务府通过售卖工厂的举动,轻而易举地就将守旧势力手中的大半金银收入囊中,趁机还把铜钱驱逐出了货币流通体系。

从此以后,即便这些守旧势力妄图再次干扰纸币的币值稳定,其所能造成的破坏力度也已经大幅降低,因为造钱的技术他们没有。

而就在内务府准备出售至关重要的军工厂之际,一直以来还算沉得住气的朝廷官员们,再也无法保持镇定自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