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笑傲江湖(新人新政 下)(1/2)
昭武元年六月的紫禁城,暑气渐盛。
乾清宫内,鎏金蟠龙香炉中升起袅袅青烟,龙涎香的气息混着冰鉴散发的凉意,稍稍驱散了夏日的闷热。
易华伟一袭明黄龙袍,斜倚在御案后,手中捏着江南送来的奏报,嘴角微扬:“杨涟、周廷儒这帮年轻人,倒真没让朕失望。”
奏报上详细记录了江南官场大换血、士族抄没、军政改革的各项事宜。七万余人流放宁古塔,三千新官上任,江南税赋预计明年可增五成。
丘成云低声道:“陛下,江南世家蟠踞百年,根深蒂固,此次虽受重创,但恐怕不会轻易就范。”
易华伟合上奏折,指尖在案上轻轻一敲,眼中闪过一丝冷意:“那就连根拔起。”
丘成云并未立即起身,而是低声道:“陛下,臣还有一事禀报。”
易华伟目光微转:“说。”
丘成云从袖中取出一份密折,双手呈上:“东厂近日侦得,京中已有江南士族的暗线在活动。自杨大人抄家流放的邸报传回,朝野上下暗流涌动。”
易华伟接过密折,指尖挑开封漆,展开细看。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沈一贯,三日前在府中密会苏州赵氏家主赵明远。“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徐兆魁屡次在文会上非议新政。其女嫁与苏州申时行之孙,申氏此次被抄没田产两万余亩。”
“户部右侍郎高岗,其妻弟暗中收受松江钱氏白银五千两。”
“国子监祭酒严守望,近日频频与南京旧部书信往来……”
一条条证据,清晰罗列。
易华伟冷笑一声:“朕还没找他们算账,他们倒先坐不住了。”
丘成云继续道:“更有甚者,京中已有流言,说陛下……”
他顿了顿,似有顾忌。
“说什么”
“说陛下‘暴虐无道’,‘残害士林’。”
丘成云声音压得极低:“这些言论,多出自与江南有姻亲的官员之口。”
易华伟眸色一沉,手指在案上轻叩两下:“查清楚,哪些人在推波助澜。”
“臣已命手下盯紧了。”
丘成云道:“其中,礼部右侍郎顾斌贤近日频频出入文渊阁,与几位翰林编修密谈至深夜。”
“顾斌贤”
易华伟眉梢微挑:“朕记得他是隆庆二年的进士,素以清流自居。”
“正是。”丘成云点头:“但他岳家是扬州盐商李氏,此次江南清丈,李家被抄没盐引三百张,折银近十万两。”
易华伟嗤笑一声:“原来如此。”
他起身踱至窗前,望着宫墙外渐沉的暮色抬眼看向丘成云:“丘卿,朕记得日月神教有一种药,叫‘三尸脑神丹’”
丘成云眼皮一跳,随即垂首:“回陛下,此丹乃神教秘药,服下后若无解药,每年端阳节尸虫便会破脑而出,令人痛不欲生……”
易华伟轻笑一声:“好用吗”
丘成云额角渗出细汗,低声道:“此丹……确实无人能抗。”
“好。”
易华伟踱步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的天空:“明日大朝会,朕要所有四品及以上官员,每人领一颗。”
丘成云猛地抬头,又迅速低下:“陛下,这……”
“怎么”易华伟侧目:“有难处”
丘成云深吸一口气,伏地叩首:“臣,遵旨。”
………
次日寅时,午门外已聚集了数百名官员。众人三三两两低声交谈,话题无外乎江南巨变。
“听说杨涟在江南杀得血流成河……”
“嘘,慎言!谁知道锦衣卫有没有混在人群里”
“怕什么我等又未犯事……”
话音未落,午门缓缓开启。一队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手持钢刀,分立两侧。为首的千户冷声道:“奉旨,今日百官入朝,需经东厂查验。”
官员们面面相觑,却不敢违抗,只得排队前行。
太和殿内,易华伟高坐龙椅,面色平静。丘成云立于丹陛之下,身旁摆着一个紫檀木匣。
当最后一名官员入殿后,丘成云高声道:“奉陛下口谕,近日朝中屡有勾结地方、徇私枉法之事。为肃清朝纲,特赐‘养心丹’一枚,四品以上官员,即刻服下。”
殿中顿时哗然!
新任礼部侍郎赵明德壮着胆子出列:“陛下,此为何意臣等忠心耿耿……”
“赵爱卿。”
易华伟打断他,声音温和,似笑非笑:“既然是忠心,吃颗丹药又何妨”
赵明德还要再言,却见两名东厂番子已上前,一人按住他肩膀,另一人捏开他的嘴,将一枚猩红色药丸塞了进去。
“咕咚——”
吞咽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一个时辰后,三百七十九名四品以上官员全部服药。
易华伟这才露出笑容:“此丹能强身健体,众卿每月可来东厂领取一颗。”
他特意顿了顿:“只要……你们足够忠心。”
………
当日午时,十八名官员的密信被东厂截获,内容全是向江南报信。
次日清晨,这十八家被抄,搜出与江南往来的账册七箱。
第三日,国子监祭酒上吊身亡,留书“宁死不辱”。易华伟下令:“以庶人礼葬之。”
不过,服药后的朝会效率显然骤升。
清丈田亩的奏章,三日内批完积压的二百七十一份,漕运改革的议案,半天就过了六部合议;连争议多年的‘匠户改籍’,也无人再敢反对。
七月十五,杨涟回京述职。
当他走进乾清宫时,易华伟正在把玩一个空玉瓶。
“江南的事办得好。”
新帝将玉瓶抛给他:“这个,你带着。”
杨涟接住玉瓶,触手冰凉。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抬头看着新帝:
“陛下要臣……”
“两江总督王琼。”
易华伟轻描淡写道:“他上月称病不朝,你亲自送药去,暂代两江总督之职。”
杨涟跪地叩首:“谢陛下隆恩!”
他知道,这是新帝对他的奖励。
………
到了八月,京城暗市突然出现‘解三尸丹毒’的秘方,要价黄金千两。
东厂顺藤摸瓜,发现源头竟是太医署。涉案的周太医被当众喂下双倍剂量的丹药,哀嚎三日而亡。
从此,再无人敢提‘解毒’二字。
当然,这是后话。
………………
养心殿内,铜炉中的龙涎香静静燃烧,青烟笔直上升。
易华伟端坐在御案后,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黄梨木的桌面。
六部尚书分列两侧,殿内安静得能听见窗外知了的鸣叫。
“诸位爱卿都看过户部呈上的账册了”
易华伟打破沉默,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人绷直了脊背。
丘成云向前半步,躬身道:“回皇爷,山西八大晋商去年的盐引交易量占全国四成,边关粮饷转运经手六成,但缴税不足一成。奴婢已反复核查,账目确实有问题。”
兵部尚书石星眉头紧锁:“陛下,此事需慎重。晋商与边关将领关系密切,九边重镇的粮草供应多赖其力。若贸然动手,恐生变故。”
“粮草供应”
易华伟冷笑一声,从御案上抽出一本密折甩到石星面前:“石卿看看这个。去年大同镇实需粮草二十万石,晋商却报了三十万石。多出的十万石去了哪里边关将领与晋商勾结,虚报数额中饱私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