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三场雨(三合一) 即使她知道他足够……(1/2)
第16章第三场雨(三合一)即使她知道他足够……
余澄的心不觉也随着鞭炮一起跳动起来。
会是他吗......
她止不住地刷新着朋友圈和企鹅空间,想要得到一些消息。
短短的几分钟,余澄就足足刷新了几十次。
由于太过频繁,她的屏幕都被刷的一片空白。
却是空空如也。
余澄又打开家里的电视,连忙调到松陵的地方台。
新闻联播里,女主播板正的声音传来:“今年高考,松陵本科一批次分数线再创新高......”
她耐着性子听完,却迟迟没有听到那个想听的信息。
也对,现在都不让宣传成绩,又怎么会在电视里大规模地宣扬呢。
正好这个时候,甘茯苓在厨房叫她吃饭。
余澄放下手机,慢吞吞地走了出去。
母女俩边吃饭边聊着天。
自然就聊到了这一天最重大的事情——高考出分。
甘茯苓刚刚在厨房,虽然油烟机声音蛮大,但一中的鞭炮声却也让人难以忽略。
她边给余澄夹菜边问余澄:“你们学校鞭炮声真响啊,又出状元啦?”
余澄点点头:“嗯,看来今年一中考的还蛮不错的。”
甘茯苓继续问她:“理科状元还是文科状元?”
余澄拿筷子戳着米饭:“还没说呢。不过,应该是文科状元吧。或者文理都拿下了。”
“你周围没同学说吗?”
“没有啊。这个点,高三的学长学姐还正在情绪里吧。我们高一高二的学生也得吃饭呀。”
余澄垂下眼眸,掩盖住那一点她自己也说不出到底是什么的情绪:“反正......下午回学校的时候应该就知道了吧。我们现在操心这个也没用啊。”
甘茯苓也没有再接着这个话题刨根问底,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啊。再过两年,你就也要上战场了。不知道两年后的今天,咱们会是什么心情。”
余澄向她撒娇:“哎呀,过好一天是一天嘛。操心那么久之后的事干什么。”
母女俩又亲亲热热聊了些别的话题。没在就着这个问题继续下去。
吃完回房后,余澄心如擂鼓。
又开始刷手机,但还未刷出名堂。
余澄不像其他有的同学人际网广阔,加了许多学长学姐。
她列表里也只有唯一一个高三学长。
贺颂之。
这些天为了防止分心,她其实没怎么上过小号。
切回许久不登录的小号,再点开动态。感觉瞬间刷新了许多条。
她这个号不是就两个好友吗?!
是他发动态了吗......
余澄不厌其烦地刷完了这些天她所有错过的动态。
出乎意料的是,贺颂之在这段时间里,一条动态都没有发。
填满她空间的,是“宁静致远”连文案和标题都没换过的小广告!
怎么会这样......
余澄哭笑不得,可又觉得无话可说。
她强行让所有的杂念跃出脑海,躺在床上闭目养神。
没关系,没关系。
下午就肯定能知道了。
*
余澄还是没睡着,早早地就到了教室。
教室里的同学们也同样正热烈地谈论着。
余澄坐回座位,问一旁的董茵:“什么情况?”
董茵摇摇头,把手无奈地摊开:“不知道啊。具体情况得等下午才能出来吧。可这个时间点咱们都到教室了,还怎么看手机啊。算了,就安心等着吧。以咱们学校这风格,等会儿消息就该传遍了。”
正说着,韩康安一反常态,早早地进了教室。
站在讲台上。眉眼间全是喜色:“同学们中午都听到了吧。”
教室里的掌声逐渐从稀稀拉拉变得整齐洪亮。
“听——到——啦。”
韩康安点点头:“咱们学校实力就是强。今年又出了位理科状元。大家沾沾喜气啊。说不定两年后让学校放鞭炮的,就是你们中的一个人!”
什么?!
理科状元......
那,贺颂之呢?
余澄从没有想过这种可能。
一时脑袋晕晕的。
董茵也悄悄对她咬着耳朵:“是理科啊。不过,咱们学校理科向来就很强,也没有多奇怪。只是...贺神没有拿状元吗?”
余澄皱起眉头,终于将情绪外露出几分:“我也很惊讶啊。”
董茵想了想,又瞬间想通了:“唉,有时候高手之间的对决啊,一念之差就能定个胜负。可能贺神这次欠缺了一点运气吧。一两分?反正结果又差不了多少的。”
余澄心中第一次对贺颂之生出了些担忧。
不知道他现在的心情到底怎么样...
*
第二天,多功能楼最大的一间教室里。
一张桌子的两面,正有人剑拔弩张对峙着。
贺颂之坐在座位上,面容平静。看着对面的人。
班主任、年级主任、校长。
校长看着贺颂之,还是开了口:“小贺啊,你真的对自己的成绩满意吗?”
“在我们看来,你最好的选择,还是复读。”
年级主任也配合着开了口。
“颂之,我们见过很多像你这样的学生。第一年考不好不要紧,去复读吧。和你大好的未来时光相比,一年完全算不了什么的。”
贺颂之耐心等她说完,这才开了口:“我实在没有这个打算。”
这一年,正是松陵大改革的一年。
他们的下一届,教材将会进行大换血。学习的侧重点甚至是内容都会被大换血。
贺颂之是个求稳的人。拿只学一年的水平去和别人认真学了三年的水平相比,他自认还没有这个自信。
班主任看着他,叹了口气。
心想这孩子可真是倒霉。
这一年的数学压轴题格外难算。阅卷组因此改分标准格外宽松。写到几步就能给出一个不错的分数。
可偏偏贺颂之另辟蹊径,用了种超纲古怪的方法。答案又正好没算对。
十几分的大题,查小分的时候发现,只得了两分。
足以让一个人,从第一梯队,掉到整个松陵的三四十名。
而贺颂之,在之前大大小小的全校、全市,乃至全省的模考中,都没有出过前三名。
谁都没有想到,万众期待的文科状元预备役贺颂之,就这样卡到了北大小语种和强基的线上。
年级主任见没有说动他,又叹了口气。
“小语种里面,你看看自己有喜欢的没。颂之,先进了学校再说。人生很长,就算不喜欢,几年之后也可以转方向啊。”
贺颂之微微向她摇了摇头。
“我个人对小语种没有任何意见。其实,如果语言能够学好,也会是一门很有用的工具。”
“只是,我实在是志不在此。而且,让我和外国语学校保送上来的学生一起竞争,在大学里继续内卷,我觉得也没什么意义。”
沉默许久的校长又开了口:“那强基呢?学基础学科,研究生去读其他专业也可以啊。”
贺颂之擡头看她:“也没有这个打算。这样所谓的走捷径,是对热爱这门学科的同学的不尊重。而强基大学四年转不了专业,我也耗不起这么久。”
“我强基培训都没有来,就是因为本来,就没有想着要走这条路。”
他笑容清浅,却没有半点敷衍:“而我,也有自己热爱的学科。我这个成绩,也可以在蓟门大学读想读的专业。”
校长脱口而出:“这怎么能呢?!”
贺颂之站起身。真诚向面前的三个人鞠了一躬。
“感谢老师们对我的关注。只是我很清楚,学校想要的是清北率或是状元的名头。但我想要过的,却是我自己的人生。”
“蓟门大学也是全国顶尖的学校。我最多也就是比其他人跑的慢了一点。最后能不能追上,也得全靠我自己。”
“再会。”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教室。
在刚知道自己成绩的时候,贺颂之也迷茫过,低落过,甚至绝望过。
他将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去想,也什么都不敢去想。
但是,在静静呆了几个小时后,他突然就想通了。
人生还很长。
总有不如意的时候。
现在遇到的挫折,都是在为未来积累财富。
到了年纪稍长的时候,再回首,这些都是老来谈资。
门被轻轻地掩上了。
留下三位老师面面相觑。
半晌,也不知道是谁发出了一声悠悠叹息。
“这孩子......”
*
整个六月和七月,余澄都没有看到贺颂之的动态。
她也不敢去问他。
高一的老师在课上也不会刻意提起今年高考某一个人特定的成绩。
最多也就是说说状元的事迹以及整个年级的情况。
余澄唯一的消息渠道,就是语文老师办公室。
那里的老师大多数都是上一届高三的。
办公室还没来得及搬,他们有时会闲聊。
她只能在抱作业和与老师沟通的间隙,去刻意听听有没有和他有关的消息。
从他们的三言两语中,余澄终于用力拼凑出了一些信息。
却是她自己并不想听的信息。
唉,贺颂之还挺遗憾的......
这种事情挺少见的,真是可惜了啊。
“高考也不能申请核查成绩。本来就是一考定终生的事。”
余澄的心好像迅速沉到了冰窟中。
怎么会这样......
她喜欢贺颂之也好几个月了。
从老师口中,从同学口中,以及通过自己的观察,她渐渐对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他是个面上永远温柔如水,但骨子里却有着自己的骄傲与坚守的人。如果他的高考成绩真的不如意的话,他一直以来的骄傲,可能就会一下变得不堪一击。
面对老师们的惋惜、同学们的风言风语,或许还有家里的怪罪,他该怎么撑过去呢......
即使她知道他足够强大,可就算铁打的人,心也不是石头做的啊。
余澄犹豫着,确实有好几次都差点给他发出信息。
甚至将措辞都斟酌好了,编辑了一大段又一大段话。
却一直不敢发出去。
她心里一直担心着贺颂之的事,另一边却也没有松懈学习。
期末考试里,余澄考出了班级第二名的成绩。也是第一次进入理科年级前五十。
如果算上文科成绩的话,她就是全班第一名。
余澄以极漂亮的成绩结束了自己高一一年的学习生涯。在分班中,也如愿地进入了文科清北班。
她们这届的文一。
走你所走的长路。
一中对于文一向来重视。从八月开始,新的一届文一就开始补课了。
高一时没有打好的文科基础,都要在这一个月中好好地补上来。
余澄逐渐沉浸在了高强度的学习中。
八月底的一个中午,余澄刚刚两三口扒完饭准备去继续学习,却忽然觉得有些疲惫。
拿起手机,像往常一样将两个号来回切换刷着空间动态。
切着小号的时候,突然发现好几个月都没发动态的贺颂之忽然更新了。
照片里,他那只好看的手正拿着一个蓟门大学的文创雪糕。
是以蓟门大学的校徽为原型的,颜色粉嫩,造型也圆滚滚的。
看着又喜庆又好看。
配文也很简短,却能看出他心情不错。
【来啦!(太阳)(太阳)(太阳)】
余澄看着他那个久违的白色头像,在不知不觉中,就湿了眼眶。
他能调整过来,就好啊......
看着你开心,我也会觉得很开心。
她深呼吸了一口,平复了下心情。给他点了个赞。
退出去,再刷新,不到一会儿功夫,他的空间,已经多了好多好多赞和评论。
【贺神终于出山啦!】
【好兄弟,终于到学校啦,过两天我去找你!】
【颂之,回松陵的时候记得随时call我啊!我请你吃饭!】
余澄一条条翻着这些评论,心中的坏情绪逐渐消弭。
其实世界还是很美好的。落井下石冷眼旁观的人实际上真的不多。大多数人还是在惊叹过后,真挚地送上自己的祝福与暖意。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时候就像大海。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平淡无波,但一旦有一颗小石子激起千层浪,它
往乐观的地方去想想,其实,高考也只不过是一场考试而已。
有缘分的人不管怎么样都不会走散,而没有缘分的人,就此断了也无什么不可。
余澄不敢奢望自己和他后面有没有缘分。
这种东西也强求不得。
但她现在,却很迫切地,想要去找他。
向他证明,他之前所说的话对她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让她重拾了勇气,去坚定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
让他知道,他这个人只要存在,就已经有很大的意义了。
她再一次点进两个人的聊天框。鼓起勇气,还是发送了一条信息。
不过很简短。
【。:学长,谢谢你上次和我聊了那么多。我已经如愿考上文一啦。】
贺颂之隔了十几分钟才回复她。
【贺颂之学长:恭喜恭喜啊。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你很棒!】
【贺颂之学长:后面有什么学习或者心态上的问题,也欢迎随时来问我哦。】
余澄突然很想问问他,最近过得还好吗。
但是好像有点越界。
她顶着一个学弟的假身份,也就是和他说过那么几次话。只比陌生人要稍微好一些。
她把这句话打在聊天框里又斟酌着措辞,删删减减改了很多次。却一不小心按到了发送键。
【。:学长,好久没看到你的消息啦。你最近...过的还好吗?】
贺颂之这次还是继承了一贯的优良传统,秒回了她。
不过这次,他并没有打字,而是发来了两条语音。
余澄先点开了他发来的第一条语音。
少年的声音依旧清朗,如早晨阳光照耀之下的清泉,虽然泠泠,却并不拒人千里。而是带着一丝暖意。就连无比嘈杂的背景音也丝毫影响不了。
他说:“我最近过得还蛮充实的啊。假期去云南做了一个月义工,还去了其他很多地方走走看看。感觉心情开阔了不少。你要是想听的话,我可以和你分享这一路的见闻。”
余澄随着他语气里的雀跃笑了笑,又点开他发的第二条语音。
前面几秒里,贺颂之并没有说话,只能听到背景音里的喧嚣声。有大件物品搬起落下的声音、行李箱轮子转动的声音,还有人低低交谈的声音。
停顿几秒,他开了口:“是这样,我还刚到学校宿舍里。正在收拾东西,有点忙。抱歉,等会儿可能不能及时回复你了。咱们回头再聊啊。”
他还是那么体贴,提前说好自己离开的理由,免得余澄想东想西。
其实,余澄也没有什么问题要问他。
但她却莫名还想再和他说说话。
地域上的距离远了,那么心的距离,她就想再近一点。
但眼下他正忙,她也不想打扰他。
“。:好的,学长,你先忙。我这里没什么急事。就先不打扰你啦。要不,我们晚上再聊(笑哭)(笑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