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来得正好,为师恰好缺人(1/2)
徐妙锦再度开口时,朱瞻基更加震惊不已,心中暗叹:
“怪哉!本来以为只是传闻,没想到世上竟真有如此神技!”
虽说易容不过是改变容貌,以姨奶奶纤瘦的身形,扮作男子倒不算难事,可男女声线天差地别,这才是易容的难关。
他头一回没听出破绽,第二句,依旧辨不出丝毫女子气息。
这等绝技,
比平日里来宫中卖艺表演的吞火、顶缸,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此刻瞧着眼前人,分明还是姨奶奶的眉眼。
可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却俨然成了个丰神俊朗的少年公子。
当真如同换了个人般神奇。
至于老师能否识破?
朱瞻基认为绝对识破不了。
毕竟,自己自小与姨奶奶亲近,都瞧不出端倪。
老师与姨奶奶初次相见,岂有看穿的道理?
可朱瞻基却痒痒的。
不知老师可会这等手段?
老师要是不会……
回来之后,他就找姨奶奶学!
朱瞻基点了点头,高兴的说道:
“现在一同前去,完全可以!可是姨奶奶,以你现在的身份,出宫之后,我该如何称呼啊?”
徐妙锦想了想,说道:
“称呼我为叔父就行,反正就是转变了性别而已。”
朱瞻基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行,我记住了。”
“对了,出宫之后,你叫我小朱就行了。另外还有许多细节,为防止见到老师之后露馅,待会在马车上的时候,我再一点一点讲给你听。”
“细节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姨奶奶切记,千万不能暴露身份!”
“否则,皇爷爷饶不了我!”
徐妙锦望着朱瞻基故作老成的模样,浅笑颔首。
她听徐皇后说过,以陈羽之才,用国之重器来形容也不为过。
但徐妙锦却非常好奇,毕竟发现了这样的人才,为何要对朱棣的真实身份守口如瓶?
毕竟,
如此大才,蜗居在小酒馆内出谋划策、指点江山,岂不浪费?
徐皇后叹息解释:
“陈小先生不知永乐帝身份时,言谈方能无拘无束。可一旦身份挑明,纵是如刘伯温般胆识过人之辈,开口亦要思前想后。”
“不过,这并非长久之计,若能将陈羽与永乐帝的关系,经营得比道衍和尚与永乐帝更为亲厚,日后谈及国政改革,陈羽便能继续畅所欲言,无惧君臣之隔。”
这番见解,徐妙锦深以为然。
毕竟陈羽提出的宗室削藩、摊丁入亩、下西洋开疆拓土等策,每一条都惊世骇俗,即便洞悉其中隐忧,常人也未必敢直言进谏。
可徐妙锦却认为这位陈先生,看似为强国强军谋划,实则处处心系百姓。
就拿那冬日里的蜂窝煤来说。
明明是稀罕物件,却卖得如此亲民。
当真将功名利禄抛诸脑后。
想到此处,徐妙锦心中泛起涟漪。
这般心怀天下、超然物外的奇男子,倒真叫人迫不及待想会一会了。
再次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徐妙锦与朱瞻基坐上了前往酒馆的马车。
一路上,朱瞻基不断强调着许多注意事项,反正就是一个意思,面对他的老师,千万要小心。
万不可暴露。
否则,
事后自家胖爹,很有可能……不对,是一定会被皇爷爷吊起来抽!
小朱瞻基叽叽喳喳了一路,徐妙锦却始终眉眼含笑,专注地倾听,并没有敷衍。
毕竟这里面的重要性,她还是能分得清。
要是因自己一时疏忽,影响国运。
那可就悲剧了。
但徐妙锦也是冰雪聪慧,记忆力不说过目不忘,也差不多,朱瞻基强调的注意事项,她已记牢八八九九。
直到马车行至街角,朱瞻基才将小嘴巴停了下来。
下马车后,朱瞻基开口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