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的开始(2/2)
布包里是半块绣着并蒂莲的手帕,边缘已经磨损。阿婆一把夺过,翻到背面——那里用金线绣着个小小的“英”字。
阿婆突然哭了,“我当你早死在那边了!”
广绣坊后院,一壶陈年普洱氤氲着热气。雨水顺着瓦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江桃和舞蹈团的姑娘们围坐在一旁,听着两位老人追忆往事。
“当年刺绣厂解散,我被分去香江分号,”沈老摩挲着茶杯,指腹上的老茧刮过瓷面,“临走前夜,你塞给我这半块手帕……”
阿婆——陈玉英冷哼一声,却悄悄把一碟杏仁饼推到他面前:“食啦,瘦得似只猴。”
江桃这才知道,他们曾是广州刺绣厂的顶尖绣工。沈老精于苏绣,阿婆擅长广绣,那年沈老被调往香江分号,临行约定三个月后回来,却因时局变化,一别就是四十载。
“我托人带过十二封信,”沈老从皮箱底层取出个铁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泛黄的信封,“后来听说厂里老人都……我就……”
阿婆突然起身,从里屋捧出个樟木箱,“啪”地掀开盖子:“你当我没等?”
箱子里全是未拆封的信件,最上面那封邮戳已经模糊。
雨停了,夕阳透过云层,在积水的石板路上投下细碎的金光。舞蹈团的姑娘们已经离开,只剩下江桃和顾兰雪陪着两位老人。
“阿桃,”沈老突然转向她,“你能不能辟个绣坊?”
江桃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我本来就有绣坊的。”
阿婆拍案而起:“我跟你回沪市“她指着墙上泛黄的合影,“把老家伙们都找回来!”
照片上是年轻的沈老和阿婆站在第一排,后面还有许多面孔模糊不清的人,这照片相框擦的干干净净,显然主人很是珍视它。
“哎,也不知道能不能再找到当年那群老伙计。”
江桃眼睛一亮:“太好了!我正想扩大生产规模,如果能将传统刺绣与现代服装结合起来……”
“妈!”顾兰雪突然插话,“我们舞蹈团下个月要去bJ参加全国汇演,如果能穿上这样的演出服……”
阿婆和沈老对视一眼,突然同时起身,快步走向工作台。只见两位老人默契地分工合作,阿婆裁布,沈老画样,不一会儿,一件融合了苏绣与广绣特色的舞裙草图就跃然纸上。
“这个领口用苏绣的散套针,”沈老指着图纸解释,“裙摆用广绣的盘金绣,既轻便又华丽。”
当晚,江桃在招待所辗转难眠。窗外,两位老人坐在院里的榕树下,背影被月光拉得很长。她看见阿婆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沈老接过后突然掩面而泣——那是半截断针,针眼上还缠着褪色的红线。
第二天一早,江桃带着顾兰雪去参加舞蹈团的彩排。沈老和阿婆则留在绣坊,开始赶制第一件样品。
“妈,你看!”顾兰雪指着舞台,只见她的舞伴们已经换上了新做的练功服,袖口和领口都绣着精美的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