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武英殿 > 第80章 秦淮河畔鱼龙混杂 太液池边宫殿林立(3)

第80章 秦淮河畔鱼龙混杂 太液池边宫殿林立(3)(1/2)

目录

高炽没有表情,他虽和胡濙没有什么接触,但大致也了解一些。蹇义说:“胡濙这人我清楚,虽屡受密命,但所到之处,轻车简从,无一索取,进京述职或考满官员有口皆碑。再者,此人人品也不错,襟怀坦白,不会做对太子不利之事。”

高炽的脑海里怎么也浮不出那张模糊的脸,倒是呈现出便装穿梭于大街小巷的胡濙,总体感觉,此人还是秉公办事的。

高炽的心思转得很快,不知怎么,又由胡濙联想到朱兴。当年若没有个冒死揭露孝陵案的小旗朱兴,自己也一样跳进黄河洗不清。孝陵案后,他将朱兴调到了远离孝陵前卫的龙骧后卫任总旗,后又升到百户。朱兴实在是不检点,仗着皇太子庇佑,一日到酒肆喝酒,酩酊大醉后竟砸了酒肆,把人家珍藏的几坛老酒也搬回营中。应天府尹顾佐接了案,一看是朱兴,就直接报给了皇太子。高炽一气之下就把他贬到云南,后又觉得处罚重了,赦免回来,想不到竟害了他。

高炽的手头上还有几件棘手的事,处理不好也会留下后患。一件是羽林前卫指挥使子侄等三十一人因父功,免试将优给袭职;第二份奏折说定国公徐景昌带着仪仗去嫖娼,实在有伤朝廷大雅;第三份说聚宝门守卫千户检出入城百姓私藏金银;第四份说广东雷州府县隐灾不报云云。

放在父子关系和谐的时候,除定国公、聚宝门二事稍难处理一些,其他二事都是一般政务,袭职子弟必须考试,隐匿灾情者必须严惩。今日却不同了,他不能依照法度、惯例,必须揣摩父皇的心思,颇有些投鼠忌器的忧虑。

高炽把折子递给蹇义、杨士奇,二人传看了一下,杨士奇说:“武臣子弟袭职依惯例要比试一下,但皇上有时也直接命其袭职,此事还依惯例而走,处置结果报与皇上。雷州府遭飓风暴雨,遂溪、海糜两县坏庐舍千余间、田禾八百余顷,溺死百姓一千六百余人,自以为天高皇帝远,不会有人知晓,故如此大灾府县两级官员敢隐匿不报。一要速派官员核查并安抚赈济,二则令御史按视鞠治有罪官员,此类事迅捷处置皇上不会说什么。聚宝门民藏金银一事臣一时还说不好。”

听杨士奇一说,高炽心境踏实下来,也有了主见,言道:“前两件就依爱卿。定国公也算是孤的至亲,国戚当首先奉公守法,他不仅如此妄为,还累次纵家奴犯法,当街抢夺。

你看他上朝时那个乖张劲儿,似是皇上要把天下让与他才行。父皇宠他,孤也不好说话,一并据实上奏,请皇上裁处。这聚宝门一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还真难为人。”蹇义说:“大明律法明文规定不得以银交易,百姓不得用金质首饰。然禁民交易、使用,却又没有说禁其私藏,守门千户从百姓行李中搜得,说明其并未交易,何罪之有?硬要说其有罪,也无不可,就说其带了白银数锭要去交易,被拿获了。本是个可左可右的案子,息事宁人地处理了,到了皇上那儿,还不知会被一些别有用心之徒说成什么要紧的事呢,还是上奏吧。”

“那就这样,问清当事人来龙去脉,先把金银没入兵马司,待皇上定夺。定无罪,发还金银;定有罪,就逮其归案。”高炽一脸的无奈。

已是初冬天气,晨风中透着股股寒气,摇曳着路两旁的树木枝条,煞是冷峻。太阳刚刚露头,因为天冷,街上鲜有行人,倒是有不少挑担、推车、卖杂物的,从四面八方陆续聚往朝阳门、太平门,最后赶往北安门,越聚越多,一摊挨一摊,在门外摆起了长长的摊位。

胡濙早来了半个时辰,实在是想逛逛集市。考中进士后,他就在南京住了下来,掐指一算已是小二十年,而他真正在南京逗留的光阴也就几年。眼见着一个个摊位鳞次栉比排开,各种货物用品布满街衢,看到一张张平静的脸,守着赖以为生的货物,一副奔生计的样子,很是满意。摆放的地点也因长期出摊而形成规律。

先是扫帚、笤帚、簸箕、铲子、锤子、瓦罐、木桶、竹篓等各色杂物;接着是布摊,大都是当地人织的黑、白土布,也有花色的,印染的很粗糙,也便宜,偶尔才见苏杭等地的低端绸缎。也难怪,太高档的布料在这等摊位上哪能卖得动?紧挨的是女人用的脂粉、梳子、篦子和针线、女红一类;隔了一个路口是菜摊、肉案,菜摊上鲜有蔬菜,只有一两户卖白菜的,倒是肉摊热闹些,摆着各色的猪肉、羊肉和鱼类,摊主们扯着嗓子叫卖着。

胡濙高兴,不觉中已走出一里许,看看天色,觉得时候差不多了,便往回走。转身工夫,远处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一闪就消失在越聚越多的人流中。他心下一动,难道被人认出、跟踪了?应该不会。但多年来的暗访经验提醒他,任何事件都不可疏忽,遂匆匆赶回北安门。

宋塔、李麟、张萧已在那里等候,他从李麟手中接过缰绳道:“方才像是见到杨士奇了,我等刚到南京,就被太子爷知道了?”

“不会的,”宋塔以他锦衣卫特有的敏感,瓮声瓮气道,“太子爷设眼线也不会是杨士奇,或许偶尔遇上的。大人早晚要上朝,早见了也无关紧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