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彻底征服倭国需要几步?(1/2)
韩世忠对倭国的惩罚才刚刚开始。
作为大武国在倭岛的全权代表,他首先开始“追剿贼寇”,命令各地大名十日内主动交出做过海盗的手下。
这一点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内,大武此次跨海东征,打的本来就是“剿灭倭寇”的旗号。
而海盗是那么好做的吗?没两把刷子干得了那刀头舔血的活?
说白了,无论是“倭寇”还是“海盗”,其核心都是天皇和大名们暗中派出的精锐武士!
现在征服者要求交出凶手,于情于理于实力,倭人都无法拒绝。
于是,虽然心不甘情不愿,倭国各地的大名还是不得不交出了一些非核心心腹出去顶罪。
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些被他们“保下”的家臣,虽然表面上感激涕零,心里却不免起了兔死狐悲之感。
华夏人今天要人,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主子,立刻就拿兄弟们的脑袋自保,那华夏人明天再要呢?是不是就轮到自己了?
简简单单一招,直接就从根儿上拆散了大名和武士之间原本牢不可破的联盟。
过了俩月,韩世忠的第二招又来了,颁布“限刀令”,规定所有武士必须在十日内交出所有武器。
这次就没那么顺利了,整个倭国瞬间陷入了混乱,却是韩世忠最想看到的。
古代倭国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天皇号称“万世一系”的人间神,却并没有太多权力,统治全靠分封各地的大名。
而大名统治领地靠的又是麾下的“家臣”,家臣其实就是高级武士,这些人统领普通武士,进而统治封地上的底层百姓。
简单说,天皇就是共主和神权的代表,大名就是诸侯,家臣就是贵族,武士就是普通国人,再往下统统都是只配种地干活的贱民。
这套金字塔结构看似没什么问题,世界上大部分分封制国家都是这么干的,可问题就出在倭国的地盘实在是太小了!
后世有人嘲笑东瀛的所谓“战国”就是村与村之间的械斗,虽说有些夸张,但和实际情况差别还真不大。
天皇家族在彻底没落之前也不是傻子,自然要防备手下人,可直接改成华夏的中央集权又没那本事,只得退而求其次,不断分封新的大名。
长期坚持下来,就造成了倭国每一家诸侯的地盘都不大,想要摆脱“村战”级别,就只能多家联合,所以才会出现有人今天投靠这个,明天又背叛了,甚至“弑主”。
其实那根本不能叫做弑主,因为大名虽然实力分高低,在身份地位上却是平等的,何来背叛一说?
天皇家族之所以能够拥有“万世一系”的身份地位,这一套统治逻辑加上国土面积太小才是原因。
千万别信有些人说的什么“倭人有远见,又团结,很早就意识到掌权者可以更替,但不能改朝换代,因为改朝换代对国家的伤害太大”这种鬼话。
人性都是相通的,其中有一项就是“人的欲望永无止境”。
细想一下,世上会有人不想当皇帝吗?哪怕只是个虚衔。
抛开华夏不说,始终处于分裂状态的欧洲,从古至今放弃过统一的努力吗?想做“欧洲皇帝”的人从来也没断过!
造成倭国独特现象的真正原因是地盘太小,无论哪个大名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第一时间引起其他人的警觉,然后就是群起而攻之。
即便后来出现了大权在握的“幕府将军”,实际上也就只是个“二天皇”,想要更进一步你看手下人造不造反?
扯回来,从以上倭国的权力结构中,大家伙看出来没有,真正的中坚力量是什么?
答案是武士,掌握直接武力的武士阶层。
如今韩世忠要收缴武士手中的武士刀,就是剥夺他们手中的武力,彻底抽掉倭国的统治基础。
这群从小只会舞刀弄剑的家伙能愿意吗?这个民族本来就有着“下克上”的传统,被逼急了的家臣们立刻向家主们举起了屠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