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雪炭逢时,科研院看诊任务(二合一章)(1/2)
从华夏中医研究院到隔壁学校的后山秘方研究所,其实还有一条近路。
只不过很少有人走,之前一直被都荒废了,现在因为重启后,又重新整理了出来,方言和贺普仁就走的这条路去学校后山。
路上还能看到岗哨,方言出示了证件后,他们才放行通过。
这也让贺普仁感慨这地方的严密等级。
果然不愧是“秘方研究所”,光是这个安保级别就太厉害了。
等他们到的时候,方言发现昨天还在调试的生产线,已经调试完毕了这会儿都已经开始试生产了。
方言带着贺普仁在这里参观了一圈,当然了这里不是重点,重点是在生产车间正下方的地底下,现在还在修着。
贺普仁接下来入职后,就主要在这里工作了。
“你家要不要搬?现在已经跳槽了,住在那边会不会有影响?”
“不会,我家里又不止我一个人在那里面工作。”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
“不过这边愿意给我分一套房子的话,我还是很乐意接受的。”
方言笑着说道:
“哈哈,行,那我去给你写个申请表,这边研究院应该有对应的住房提供。”
之前这里的工地方言都是让孟济民来操心,现在可以直接丢给贺教授了。
他成为正式入职秘方研究所的第一人。
是的他才是第一人,孟济民没有正式入职。
方言是领导不能算是入职员工。
当时秘方研究所诞生,他就已经是里面的人员了。
他是核心,有他在秘方研究所才有存在的价值。
而现在贺普仁成为了第一个入职员工。
这边还没彻底完工,贺普仁还不能在这里工作,不过后面他可以到这里来顶着进度,还有生产,另外还可以在研究院这里和程老他们研究针灸。
这边看完了,方言就马上带着贺普仁去了协和。
找到了康复科的老胡。
然后给他介绍了下贺普仁。
方言介绍贺普仁的针灸非常厉害,在非洲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并且十四岁就已经开始学医了,老胡当即心领神会,邀请贺普仁一起入股。
这让贺普仁感觉到强烈的需要感。
相比之前原来单位的态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接下来老胡详细给贺普仁说明了一下他们现在的各种项目,拍电影,拍电视剧,拍广告,国际合作,国际专利注册。
当这些东西完全展示出来后,贺普仁才发现自己还是小看方言他们了。
他们做的项目完全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大要广的多,并且合作已经涉及到香江,南斯拉夫,中欧。
虽然只是初步阶段,但是已经颇具规模。
只要继续发展下去,绝对是非常有前景的。
而老胡发现贺普仁还会英语法语,甚至是非洲土话的时候,他就更是高兴了。
这简直就是升级版的楚乔南啊。
就是可惜非洲那边就算是有门路,也不敢卖东西过去。
没钱啊。
而且还不稳定。
当然想赚钱也可以去,富贵险中求嘛,给不了钱可以画块地,想在里面干啥都可以、
不过目前他是没有这个想法。
接下来又聊了一会儿,约定今天晚上一起在方言家里吃饭。
然后方言就带着贺普仁到住院大楼的中医科楼层了。
他主要是也想来看看,现在协和中医科变成什么样子了。
然后他就看到了现在已经完全大变样的中医科室。
“这变化也太大了,以前的中医办公室完全就没办法比,现在比京城所有中医院条件都好了。”贺普仁对着方言感慨到。
方言笑着说道:
“不过就是规模还不够大。”
贺普仁说道:
“也够了,你们这地方接诊的人也都不是一般人,全是国外搞不定的疑难杂症,所以规模不用太大,现在这个规模就刚好够,太多了反而你管理不过来,毕竟现在协和的核心还只是你一个人,除非你还能够培养一些能够顶事的人。”
“现目前暂时没有培养的计划,不过后面肯定是需要的,等到我们这批毕业就应该会有一些人到这里来工作。”
方言对着贺普仁说道:
“这届的年轻中医其实还是有不少高手的。”
听到这里,贺普仁突然问道:
“听说今年还要开研究生班,到时候你会考吗?”
方言没想到这消息贺普仁也知道了。
他点点头说道:
“当然。”
然后方言说道:
“到时候研究生班上肯定还有更多的年轻高手,笼络一批应该就能补全这里的中医师资源。”
这个就是方言对协和的未来规划。
现在的协和中医科还是他一个人的核心,以后的协和想要起来,还是需要打造多核心才行,不光现在这些高手,还有其他地方的高手,比如楚乔南这种人。
他们如果愿意到协和来,方言基本上就把协和中医科建立起来了。
而且可以借着这个地方,发表很多有影响力的东西。
毕竟协和看病的人,那也不是普通人,一些医疗政策上的事情,说不定就在闲聊中提上一嘴,就有人会去帮忙想办法解决。
这个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贺普仁对着方言说道:
“协和医院这个地方,应该是没有人会拒绝的,更何况现在你把协和中医科的名声打得这么响亮。”
“您夸奖了。”方言拱了拱手。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贺普仁对着方言问道:
“对了,这里的医案,我能看看不?”
贺普仁想要看看方言到底都是怎么治疗这些人的,能够拿出来吹捧的,肯定有方言的独到之处。
方言点点头:
“当然,我给你找上个月已经出院的。”
贺普仁笑着搓了搓手:
“哈哈,好。”
不一会儿,方言就找到了自己的医案笔记,现在这里是在医院留档的一份。
贺普仁立马就拿出来看了起来。
方言这边则是任由他看,自己则是拿起护士站电话,给家里媳妇儿打个电话,告诉她晚上家里还有客人。
刚把电话打完,这时候过道里就有人探出头,看向方言:
“呀,方大夫,您回来了!”
方言一看是上午的卢子午。
他一脸高兴的对方言说道:
“我们的X光结果出来了,您还真是说对了。”
说完他退回了屋里,然后拿了一张X光片出来,小跑着到了护士站,对着方言说道:
“您瞧瞧肺上什么囊肿都没有,完全就是误判。”
说完双手合十有些尴尬的说道:
“我真是不该怀疑您的专业性,实在对不住!”
方言看了看那张X光片,对着他笑了笑说道:
“没事,现在你们也安心了吧?”
“安心了安心了!”卢子午说道。
他说完,有些忐忑的对着方言说道:
“晚上我想请您和家里人一起到燕京饭店去吃个饭,算做我给您赔礼道歉了,您把上午那些医生也喊上!”
方言晚上哪有时间和他吃饭啊,今天是欢迎贺普仁入伙的饭局。
其他人都不知道他的含金量,但是方言知道啊,未来第一批的国医大师。
现在还是刚回国,还没有受到重用的人生低谷期。
没有比这个时候更好的拉拢时机了吧?
相当于刘备遇到前期诸葛亮,属于是白捡S级大佬了。
现在对他好点,那都属于是雪中送炭。
这世界上,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
伯乐就更是少之又少。
方言对着卢子午说道:
“下次吧,等您爱人出院,到时候再聚。”
“我这今天晚上有朋友要招待。”
说完看了一眼身边的贺普仁。
卢子午一瞧顿时心领神会,点点头说道:
“那……那行。”
“真是感谢方大夫,您医术真是神了!”说完对着方言竖起大拇指,他现在还是有些难以想象,方言是怎么通过把脉,就能够判断香江那边医院一定是误判,这简直就是刷新他的认知。
夸奖方言那是真服气。
方言对着他笑着说道:
“嗐,您甭客气,治病救人是我的工作。”
“感谢方大夫,谢谢!”卢子午对着方言鞠了一躬,然后才回到了病房里。
等到人走了之后,贺普仁压低声问道:
“啥情况?”
方言也压低声说道:
“在国外误诊了,一顿治疗把抗生素当饭吃,差点把人治死,回来我诊断后,他不太相信,非要做个X光验证一下。”
“这不,验证出来了,证明之前的那家医院确实有问题。”
听到这里,贺普仁点点头:
“国外抗生素确实有点泛滥……”
他对着方言透露到:
“我们在非洲的时候,有一家法国医院,那也是进去就是抗生素全套,有病治病没病防身,吃完要么病治好,要么就和病毒一起被消灭。”
“而且这个抗生素用多了,后面就会出现抗药性。”
“说不定还能整出个抗生素都没办法对付的东西,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方言听到他的推论,发现这位对西医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也还不错。
不过他说的这些东西其实现在已经有了,只不过还没有传播开来。
1928年青霉素被发现后,在临床应用中很快就发现了对青霉素耐药的细菌。
1940年,在青霉素投入临床使用之前,就已经分离出了能够产生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这是最早被认识到的耐药菌之一。
到了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初,耐药菌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在医院内频繁出现,还在社区等环境中传播。
像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耐药菌,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严重威胁。
然后有人就发现,中医就没有这个问题。
甚至在使用中药后,病毒的耐药性会被减弱。
国外的西药公司研究后发现,中医组方的多靶点干预、免疫调节和耐药逆转等机制,在抗耐药菌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
西医发现中医正在成为破解抗生素耐药困局的关键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