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家父李隆基 > 第四百零七章 崔乾佑

第四百零七章 崔乾佑(2/2)

目录

他今天本该是放年假的,但是因边关有战事,所以兵部一半以上官员,都在皇城留职,因为兵部管着驿站,管着军情奏递,这种时刻怎么可能让他们回家过年。

李琩拿到那份军情急奏之后,脸色一变,随后眼神凌厉的看向裴敦复:

“怎么回事”

裴敦复看了一眼坐了一圈的宗室成员,心知陛下并不回避他们,于是道:

“接到急递之后,兵部用了两刻钟做沙盘推演,汇总这段时间所有军情奏报,”裴敦复顿了一下,道:

“问题应该是出在静塞军,他们迎敌不战,致使李光弼为了避免敌军纵深我军腹地,不得已南下阻拦奚族大军,错失了攻入王庭的时机,被安禄山给抢先了,眼下范阳各部正在收编契丹旧境,李光弼白忙一场。”

汝阳王李琎皱眉道:“静塞军是薛嵩在压阵,这么说,是薛嵩的问题”

他不认识薛嵩,但是他认识薛嵩的爹,因为那时候但凡混的牛逼的人,基本都会去拜访宁王,而且薛嵩也曾经拜托到了他们家头上,表明了希望返回长安的心意。

那时候宁王还活着,不愿意干涉藩将的调动事宜,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裴敦复解释道:

“兵部收到的军情,应该不够详尽,甚至可能并非真实情况,范阳进奏院与平卢进奏院,给出的军情,竟然完全不差,这很反常啊,两边必然是有区别的,怎么可能一样”

“平卢进奏院是谁在管事”李瑀问道。

裴敦复道:“是陛下钦定的,崔乾佑。”

崔乾佑,是杨玉瑶大姐杨卉丈夫崔峋的亲侄,当年托杨绛关系,投行卷给了咸宜,参加了科举,没考上,但是凭借杨门的势力进入了羽林军,去年又参加了科举,李琩在殿试上钦点的明经及第,被分配为平卢进奏使。

也算是天子门生了。

“将那个安庆宗和崔乾佑,现在就带来,”李琩淡淡道。

裴敦复点头道:“他们就在兵部,臣这便去将人带来。”

等到裴敦复离开之后,李琎皱眉道:

“如果两个进奏院的奏报一致,那么出问题应该是在平卢,李光弼上任之后,没有在平卢院换一拨人吗”

李琩摇了摇头:

“他走的太急,朕告诉他,大小诸事可以直接向朕奏报,所以他没有在平卢院安插人手,这个崔乾佑,还是朕突然想起来,才临时安置进去的,可是至今为止,李光弼并未单独给朕奏报,所以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朕也不清楚。”

当下的平卢进奏院,依然是安禄山的人居多,崔乾佑在那边也是独木难支,

李光弼这个人,在小事上是不愿意向李琩汇报的,因为他觉得,封疆大吏,要有自主权,不能事事都奏请陛下,那样一来,他在地方不好干,因为你一旦奏请,陛下肯定会透露圣意,万一圣意跟你的想法不同,你怎么办

不尊圣意吧,你不是个好臣子,遵照吧,事情办不了,所以他只会在一些难以决策的大事上,才会选择奏报李琩。

这一次就连薛嵩是被阿史那承礼卖了的事情,他都没有奏报,奏报的是老黄狗和颜杲卿,不过两人的奏疏还在路上。

这样的臣子,会让皇帝既放心又不放心,放心是因为有主见有能力,不放心是因为汇报次数太少了。

“到底问题出在哪,待会便知,”李琩面无表情道。

不多时,裴敦复先是带着安庆宗进来,还带着兵部几名吏员,手里抱着所有的范阳进奏院军情急递。

“你们都看看,”李琩朝着他那几个兄弟摆了摆手。

李琎等人点了点头,开始仔仔细细的读起了奏报。

这些东西李琩都看过了,所以没必要再看一遍,一个臭皮匠顶得上一个诸葛亮,也许他这几个兄弟看过之后,能发现一些猫腻。

趁着李琎等人阅读军情的时候,李琩与安庆宗拉起了家常。

这个小胡子,人确实不错,李琩几番接触之下,还是很喜欢对方性格的,可惜了可惜是个胡子。

半晌后,李琎等人看完了,李琩挥了挥手,示意安庆宗退下,接着又召见了崔乾佑。

“平卢院的奏报,你核实过没有”李琎等人读完平卢军情后,朝崔乾佑发问道。

崔乾佑道:

“卑职上任之后,在进奏院也安排了一些自己人,并且早早便派人去往平卢,不过还未收到过回信。”

李瑀一愣:“意思就是说,你其实与平卢,并未真正取得联系”

崔乾佑点了点头:“目前为止,本镇所有奏报,依然是由原先的衙官和信使负责,卑职时间不足,并未来得及在战前更换人手,”

嗣宁王李琳顿时怒道:“胡闹!你上任也有大半年了,这么长时间,不够你安插人手吗”

崔乾佑看了李琩一眼,低头道:

“臣当下在本院可称心腹者,惟六人而已,安排这些人进来,并非易事,臣若过激,恐会适得其反,所以对原本那些属僚,也只能是安抚为重。”

他也是没办法,毫无根基的人去了一个铁板一块的地方,能安排进去六个,已经很牛逼了,这事本来最好是李光弼离京之前办妥,是最好的,一个进奏使,能管的了业务,可管不了人事任免。

李琩也是后知后觉,毕竟他操心的事情太多了,不可能会将注意力放在一个进奏院上面。

朝廷这边,对所有战事,只以进奏院和兵部奏报为事实依据,当下范阳平卢两边的奏报,直指薛嵩避而不战,所以李琩明知薛嵩是被安禄山摆了一道,但是没有公文依据啊。

那么按照三方奏报,薛嵩就已经是个罪人了。

皇帝有时候做事,也得按照规矩来,李琩是绝对不想动薛嵩的,这个人有大用,但是薛嵩似乎自己在作死。

而身为皇帝,也不可能去帮着一个节度使,将进奏院的人全都换了,这不合适,这不是一个皇帝该干的事。

怎么换他一旦主导更换肃清进奏院,明摆着是告诉安禄山,我不信任你。

这事能这么干吗

“你回去吧,提防着你身边的人,多留个心眼,一旦发现端倪,及早报之兵部,”李琩吩咐道。

崔乾佑揖手道:

“臣明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