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建安的不平等条约(1/2)
进了腊月,过年就不远了。
李剑垚还是把百货的事情交待给了吴淑怡。
对于现有的资源,她最是了解,整合起来难度不会特别大。
另外就是选址建设也需要时间,这时期的商业综合体不像几十年后那种以商带住,以商业基本盘去撬动住宅市场那种模式,模式上也得因地制宜,香岛综合性零售企业也不是没有,比如中环的大连行超市。
不过百货商场不仅仅是简单易存储的商品,而是超市、钟表、珠宝、电子、服装、美食这些商业,中上层再加写字楼、公寓这样的一个综合体。
毕竟香岛的地价照十年前可是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手里现有的地块也要尽可能追求高度,不能白白浪费了空间,寸土寸金的地方别谈什么低容积率,但这个高度也要有个度。
而按照人口密度和分布特性,南岛和九龙最少都至少需要一家,两栋需求和功能相同且规格也差不多的建筑同时开工建设需要的时间也不会太短。
即使不片面的要求层高,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也会很快淹没在周围的摩天大楼里。
所以任务虽然下发,但是关于设计、建造工期、成本以及回报预期等诸多问题都需要考虑。
地产公司这边向来不会追求越高越好,越高就代表着投入越多,时间越久,回报周期也越长。
目前最多也就搞些30层左右的建筑,基本以百米高为限,而超过300米甚至400米的摩天大楼不是建造水平有问题,而是在此时的环境下必要性不高,反而花费更甚。
李剑垚也不太喜欢过高的建筑,比如后面建的国际金融中心,阻挡了太平山、中环、半山一带望向维多利亚港的景色,更有市民称两栋金融中心更像是两支香。
而且过高的建筑意味着入住和办公的人会更多,交通也会变的更加拥堵。
虽然后世的媒体更多的去强调两栋建筑的年租金有多少之类的,但确实报看。
年终,分散在各地的负责人们又回到香岛来各自汇报了下年度成果,会计们也忙的起飞,李剑垚带着小妍一起和这些家伙们吃了顿饭,发了奖金之后就躲到家里,只要财务没问题、审计没问题,随便折腾都没关系。
家里的孩子们又放了假,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三只小的神奇的跟上了中学一年级的课程,当然建安在三个孩子中的成绩最差。
这小子聪明有余,专注力不足,另一方面就是好像基因确实比不上冯兰和小谦儿,人家一个爷爷是教授,一个爷爷是老流氓外加父母是专业技术人员,在学习这方面似有遗传,再加上小小年纪命途多舛,成绩均列前茅。
李剑垚看着期末的考试成绩单,把建安抓过来狠狠的训斥。
“咱就说,咱们姓李的,这一辈儿,除了大姐没去念高中外,你这个成绩在同期里来比也是最差劲的。
我真没指望你能跟冯兰和小谦儿那样能考个前几名,可你看看,一起学习的,一起进出的,你就给我考个刚及格?
剩下那40%的分呢?吃了?!”
建安杵着,屁股上像是长了钉子,扭来扭去的,眼睛还时不时的看向三个嫂子。
“你别看她们,今天谁也救不了你!
再说了,人家三个都是博士,这都过来半年了,你也知道啥叫博士了吧?
我没指望你能再考个博士回来给祖宗争气,好歹能上个正经的大学吧?
你这个成绩能考得上大学?
等过上几年,冯兰和小谦儿这成绩上个好大学走了,你呢,这几年养好身体,回家种地去?
我算算啊,你今年十二,中学正好六年,到时候刚好十八,正好是个壮劳力,回家还能挣十个工分。
你放心,咱们村儿现在一个工分钱不少,要是搁别的村儿,估计你也能给自己饿死了。”
一顿pUA外加嘲讽,这嘴都能挂油壶了。
“二哥,你就说咋办吧,我都听你的还不行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