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李俊北返(1/2)
日本的鸟羽天皇与崇德天皇父子争权,其实就是旧贵族势力与新兴武士集团之间的权力斗争外放。
在大化革新之后,被赐姓的藤原氏便长期把持了日本的摄政、关白、太政大臣、左右大臣等位高权重的职务,同时与天皇家族数代联姻,藤原氏家族在实质上长期垄断了日本的“丞相”职位,并且兼有外戚的身份。
因此藤原氏也被称为摄关家,为了联合日本朝廷中的其他贵族势力,又根据官职阶位的不同,制定了朝中贵族的等级划分,故而又出现了清华家、大臣家等贵族势力。
这些家族统称为旧贵族,故而日本的政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外戚执政,地方则有豪族藩镇为割据,天皇成为了傀儡。
有野心的天皇们自然是不愿意心甘情愿当傀儡的,白河天皇贞仁的父亲后三条天皇尊仁,是一百七十年来第一个非藤原氏皇后所生的天皇,从他开始,地位较低的中下层贵族被提拔参政,等到了白河天皇即位后,便推行了院政,意图将权力从旧贵族手中夺回。
在原本的历史上,北宋遭遇靖康之耻、金国女真取代辽国契丹占据北方,东亚大陆陷入南北混战,日本也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开启了战乱。
只不过日本的战乱,是天皇想要夺权,故而重用地方豪族、封建领主、下层武士集团,借以对抗旧贵族引起的。
按照正常的时间线,本该是平、源二氏武士集团崛起,将日本带入到由武士执政的幕府时代,但是很可惜,这个历史进程随着汉军的杀入而被强硬地打断了。
洪武十七年二月开始,朝廷再度调集大军登陆日本,而此时平安京的鸟羽天皇仍旧在与尾张国的崇德天皇攻讦不休。
崇德天皇之所以逃到尾张国,是因为源义国出任了尾张判官,是坛之浦海战后,源氏少有的、没有参与大战而存活下来的实权派地方领主。
崇德天皇知道自已一旦彻底失势,肯定要被推出去送给汉军唐人当作替罪羊,他只能够拼死一搏,倒也不是害怕被老爹鸟羽天皇弄死,毕竟日本的政治传统,天皇退位出家为僧,至少还能够活命的。
源义国则是一心想要接过旗帜重振源氏风采,他也不傻,平、源两家接连惨遭大败,旧贵族们必然不会容许源氏再度崛起,况且他与唐人有深仇大恨,自然是不愿意投降的。
两个天皇各自代表了不同利益集团,在汉军大举进攻的时候,依旧没有忘记搞内斗。
消息传到东京城时,王伦给出的评价,是日本国的历史还是不够悠久,不能够吸收足够的教训啊。
从一月中旬到五月初,连云、日照、蓬莱、直沽、旅顺数个大港口出发的船队就没有中断过,各地的都督府兵接到枢密院的调令,向最近的港口会合登陆,接连向日本方向而去。
宁波、姑苏两个港口向北方运输的粮食、军用物资等的船队,也次第有序出发,一时之间舳舻千里、巨帆如云,中原王朝再一次地显露出了令人恐怖的战争潜力。
李俊带着一支装满了香料、霜糖、稻米的船队,在连云港靠岸时,看到码头上迎接的人,脸上顿时露出了压不住的自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