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山蛮暴乱(1/2)
年近春节,东京城再次变得热闹了起来。
李纲入朝后,便为许贯忠分担了部分事务,也让许贯忠多了休息和锻炼的时间,同时吴用也接到了调令,年后返回京师述职。
延福宫的武英阁,王伦正在与几位梁山旧将交谈着,坐在他对面的,正是董平、雷横、杨志、杨雄等人。
新汉立国以来,天下各地并不总是那么安稳的,民乱和暴乱时有发生。
由于赵佶父子当初滑跪得太过于迅速,王伦称帝后打出“兴复炎宋”口号聚众作乱的叛乱并不少见,但都被逐一平定了。
此后朝廷推行均田令,一部分地主乡绅很是不满,便蛊惑百姓造反;又因为朝廷对佛教持打压态度,强行收回被诸多寺庙霸占的土地等,各地僧侣号召信徒造反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不过随着金国与西夏相继被灭后,类似的民乱几乎就消失了,因为心怀前宋的遗老遗少们也彻底认命了,自认为利益受损的地方地主乡绅势力们,也被朝廷各种新政所诱惑,便放弃了继续敌对的态度。
至于佛教起事,则由于朝廷不断宣传推行宗教信仰自由,僧侣的号召力持续被削弱,基本上也不能成事了。再加上朝廷放开西域、朝鲜行省和日本,鼓励僧侣前往进行佛事交流,许多佛教流派也被诏安。
对于这些叛乱,朝廷一般是认定为“民乱”,即百姓们不了解朝廷新政,多受蛊惑,所以一旦平叛后,只问罪首恶,并没有在民间大肆牵连。
于是在西夏灭亡后,另外一种叛乱就成为主流,被朝廷认定为“暴乱”,主要是一些异族不满于朝廷的政策,就要闹事。
典型的就属解宝在四川行省南部对僰人的进攻,由于唐宋两朝以来对江南、岭南的大开发,汉人大量南迁,于是本朝的异族暴乱便与前宋的情况类似,主要发生在陇南行省与吐蕃诸部的交界处、湖南、黔中、广西等行省。
朝廷进攻大理国之前,湖北行省西南部、湖南行省西部的山蛮就很是蠢蠢欲动,因为朝廷通过均田制度的推行,将这里的熟蛮顺势纳入了统治当中。
两湖行省的西部多山地,秦汉一直到南朝时期,这里的武陵蛮、溪蛮暴乱就从未停止过,在与汉人的长期接触中,一部分山蛮接受了汉化,接受了汉人的农耕技术流入,开始学着汉人那般农耕地生活。
这些人便被朝廷认为是熟户,也称熟蛮,只要按照他们的汉化进度,大概再过一两代人就可以成为汉人了。
问题就出在了这里,能够被朝廷认定为熟蛮,是因为这些汉化了的山蛮开垦了大量的土地变为良田,于是山蛮部落的可耕种土地便几乎都掌握在了熟蛮手中。
当地官府推行均田,这些熟蛮连同他们的土地就被朝廷顺势均分,并统计户口,纳入官府黄册,成为中原治下之民。
这就引起了相当一部分的生蛮们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熟蛮背叛了自已的部落,带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土地,跟汉人一样,都是外来户。
平心而论,山蛮地区如同黔中行省的羁縻州一样,在汉人没有到来之前,在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没有传入之前,这些蛮夷部落的百姓们只能生活在半山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