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694章 全民抗倭令

第694章 全民抗倭令(1/2)

目录

南京紫禁城的清晨,薄雾笼罩着金碧辉煌的宫殿群。朱元璋站在奉天殿外的汉白玉栏杆前,眺望着东方初升的朝阳。这位大明的开国皇帝已经六十有五,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却未能磨灭他眼中的锐利光芒。

“陛下,浙江八百里加急!“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跑来,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火漆密封的奏折。

朱元璋眉头一皱,接过奏折迅速拆开。随着阅读,他的脸色越来越阴沉,握着奏折的手微微颤抖。

“又是倭寇!“朱元璋猛地合上奏折,声音如同闷雷,“浙江台州沿海三个村庄遭袭,百姓死伤二百余人,粮食财物被洗劫一空!“

身旁的太监王景弘连忙上前:“陛下息怒,保重龙体要紧。“

“息怒?“朱元璋转身,龙袍在晨风中猎猎作响,“自朕登基以来,这些倭国贼寇屡犯我大明海疆,杀我子民,掠我财物。如今竟敢如此猖狂!传旨,即刻召太子及兵部、五军都督府要员入宫议事!“

不到一个时辰,奉天殿内已聚集了大明最高军事决策层。太子朱棣站在武将之首,年仅三十出头的他面容刚毅,眼神中闪烁着与父亲相似的锐利光芒。

朱元璋将奏折重重拍在龙案上:“诸位爱卿,倭寇之患已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今日召诸位前来,就是要议出一个彻底解决倭患的方案。“

兵部尚书茹瑺上前一步:“陛下,倭寇之患由来已久。自前朝起,这些海上盗匪就时常骚扰我沿海地区。他们船小灵活,来去如风,沿海卫所防不胜防。“

“那就加强沿海防御!“朱元璋厉声道,“增派兵力,增设卫所,修筑更多烽火台!“

“父皇,“朱棣突然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儿臣以为,单纯的防御只会让我们疲于奔命。倭寇选择攻击的时间和地点,我们永远处于被动。“

朱元璋眯起眼睛:“燕王有何高见?“

朱棣走到大殿中央悬挂的巨大地图前,指向东海位置:“儿臣建议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师,主动出击,直捣倭寇巢穴。同时派遣使者前往朝鲜、琉球等国,结成海上联盟,共同打击倭寇。“

“主动出击?“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徐达的遗子徐辉祖皱眉道,“殿下,跨海作战风险极大。我军水师多年未战,船只装备老旧,如何能与熟悉海战的倭寇抗衡?“

朱棣转身面对众臣,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变革。儿臣查阅史籍,发现宋朝时期,我国水师曾是世界一流。我们可以借鉴宋制,改良战船,训练水军。“

大殿内一时议论纷纷。朱元璋凝视着儿子自信的面容,心中暗自欣慰。这个四子虽然并非嫡长子,但胆识谋略确实出众。

“陛下,“老臣刘伯温缓缓开口,“老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倭寇之患,非一日之寒。若要根治,必须建立强大的海上力量,方能震慑宵小。“

朱元璋沉思片刻,突然拍案而起:“好!就依太子之议。传朕旨意:第一,即刻着手组建东海、南海两支水师,由兵部统筹,工部配合建造新式战船;第二,选派得力将领前往沿海训练水军;第三,派遣使者出使朝鲜等国,共商抗倭大计。“

众臣齐声应诺。朱元璋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此次抗倭,关系大明海疆安危,朕要的是结果!各部务必通力合作,不得推诿拖延!“

会议结束后,朱棣被单独留下。父子二人漫步在后花园中,初春的梅花开得正艳。

“棣儿,“朱元璋突然开口,“你可知朕为何同意你的主动出击之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