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庙(1/2)
拆庙
翌日白天,林惜岚步履温吞地又下了山。
她的崴伤好了许多,李菀和其他几位老师约好一起来帮忙,蔡平安借了三轮,到山脚驿站上准备搬书。
然而不等进门,几人便惊讶地发现周遭围了好些小孩。
为首的是村小的大班长晴晴,一看到老师们过来立马欢呼:“我说了吧!这是我们学校的书!”
一呼百应里,林惜岚哭笑不得,“你们怎么发现的?”
“路过的时候老板娘要我们问你什么时候来搬走!”这群小孩正是闹腾的年龄,甭管爱不爱看书,热闹都是要凑的。
几个小孩七嘴八舌地问起这是什么书,也有小孩开始为新来的书本费担心,林惜岚
“得嘞。”蔡平安挠头,看着积极抱起包裹的几个小屁孩,“一起回去吧!”
人多确实力量大,小孩们抱小包裹,大人扛大书箱,一群人浩浩荡荡,就这样往山里去了。
林惜岚清点了好几遍,随三轮车到山腰时,果真看见赵雾混在施工队中,正和人扯皮。
他穿了件商务夹克,戴了顶红色安全帽,气质竟然和谐地融入了环境。
山路峭壁边缘便是一座几平米的土地公庙。
三轮一早就上不去了,这会儿全靠人力挑背,一群人小心地侧行过,年长的几位教师问起情况。
这路一天不修好,他们回村小就麻烦一天。
“这庙可难办喽!”李尚峰解释着,赵雾还在和负责人沟通,说是负责人也不对,只能说是土地庙的主要出资人。
较真说起来,这庙还是违章建筑,拆了连补贴都没有。
一行人狭路相逢,小孩七嘴八舌停不下来,蔡平安还举着他那相机,吆喝着和他们大迈步。
不知道是谁起了头,竟然齐声唱起了那首苗语《春之歌》。
林惜岚失笑,偶尔间和赵雾对视上,不由感慨,又是如他所愿。
书送到还没几天,山里的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一样,昨晚的提议她还没考虑好,这群小孩就主动找上门来了。
比起从天而降的惊喜,或许亲自历经艰苦抱书归来,对他们的成长更有裨益。
“全部搬完了?”路过时,赵雾随口一问,林惜岚摇头,“还有一些晚上到。”
她已经婉拒了诸多捐赠询问,然而每天的私信留言依旧清不完。
手臂抱着的书盒很沉,林惜岚没逗留,继续往前走着,听见赵雾的声音从后传来,“那剩下的我们队里擡上去。”
这样她就不用再多跑了。
后面的话没说出来,赵雾眼下是真忙,抽空回完她,又陪那张大伯谈了起来,这土地庙在这伫立了十几年,虽然破败但依旧常有香火,当地人都把它视作这条危险山道的保护神。
太阳底下尘土飞扬,细碎地漂浮在阳光下,照得人心生烦躁。
村支书在一旁抽起了旱烟,眉头紧皱地同人讲道理,嘴角都要气泡。
“哎哟这能说拆就拆的吗……这里头还供奉着山神哩!以前建的时候林支书可从没反对过!”
林惜岚的脚步停了下来。
她的手臂发酸,李菀、蔡平安已经领着队伍走到了拐角,剩下慢腾腾的她站在土路上,闻声回头。
“你问问寨子里的人,谁不知道这座庙啊,谁没来拜过几次啊——”
张大伯有些急了,瞅见不远处的林惜岚,立马招手:“你是哪家的姑娘?来评评理,逢年过节,总该是来过的吧?”
确实来过。
林惜岚的头发扎在脑后,雪白的脖颈处露出鲜红的挂绳,眼神平静。
她不止一次地来过这座土地庙,祈祷平安,祈祷健康。
可天灾人祸从不因此幸免。
林惜岚扫了眼那落满扬尘无人打理的老庙,忽地想起很多年前。
爬山很累,尤其对一个还没上小学的小女孩,直射的太阳晒得她大汗淋漓,老林不肯背她,她就坐在路边不肯走。
“继续走!跑起来!”他不断转身,大笑着催促她,“快看,前面有个土地庙哦!”
那是小林惜岚第一次见到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和困雀山神。
崭新的雕塑供奉于前,石砖熏上新黑,几根红色香烛和一大把供香残败地插在香炉上。
她好奇地盯着这小小的祠庙,问:“我们要拜一拜吗?”
“想拜就拜。”老林半蹲在她身旁,依旧一张笑脸,“岚岚想要什么,大声地说出来。”
小林惜岚便双手合十,认真道:“我不想走路了,想要飞上山。”
她盯着面前拄着拐杖慈祥笑的白发土地神,偏头问:“可以吗?”
老林哈哈大笑,双手穿过她的胳肢窝,一把将她抱起:“可以!”
妈妈给她扎的羊角辫变得毛毛躁躁,jsg小林惜岚把刘海儿全部往上撩,靠着老林的臂弯直乐。
老林身材干瘦,但很有力量,抱起她后步履依旧稳健,只是额头的汗多了很多。
小林惜岚说这样走太慢了,他便孩子气地向前冲,问她有没有飞起来。
她张开双臂,呜呼地感受着山林送来的清风,大笑:“再快一点!”
那段记忆如此清晰,风是怎么掠过她的皮肤的,老林是怎么从精神抖擞到满头大汗的,每次回忆都忍不住唇角上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