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二传她全能[竞技] > 第40章

第40章(1/2)

目录

第40章

杜尼娅娃看过明澜在国青时候的表现。

在她看来,明澜不过是发球强……然后就是二传不像是二传。

那时她是鄙弃的。

认为明澜只是一个披着二传的皮,尽做些与自己二传位置不相符的事情——

杜尼娅娃看到球再次传给自己。

她想跳得更高!

跳到拦网都没有用的程度!

带着内心的这股狠劲,灰蓝的眼睛多了几分锐利。

——但杜尼娅娃不知道,在国青队时的明澜要是什么都不会点,仅靠着身后的队友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获得锦标赛的冠军。

周围的弱势、加上明澜自身对冠军的渴望,她不得不支起来。

明澜是那种一旦作出决定,就会使出全部的力气去完成。

当大家的训练结束,她还一个人留在排球馆里。

唯一算是陪伴她的,就只有明琳。

……

当明澜和谭小月再次起跳,杜尼娅娃看到面色平静且跳得高的明澜,就感觉自己的面前有一堵很高很高难以越过的高墙。

心生怯意。

她选择把球扣对方手心扣,并且力量朝上,球就又回来了。

哪怕她现在感觉自己心里不平衡地都要扰乱思绪。

但她很清楚,这是世界杯、是大赛。

自己在这个时候出问题无疑就会被换下场。

杜尼娅娃还不想这么快就被换下去。

需要注意的就是对面除了二传还有杜尼娅娃以外的人。

大概率会选择从进攻失败的另一边后攻,或是另一边的前攻,最小概率的就是杜尼娅娃身后的后攻。

这是大家都所能想到的。

具体扣得怎么样,还得看扣球的人。

只要被对方找到漏洞,球就会落地。

俄罗斯的二传托球。

大家都看着那颗球的去向。

明澜另一边半场的都大概知道她们会选择把球给谁。

明澜很快速地到郭茜这边的网。

她看到那颗球并不是传得很前面,瞬间就知道扣球的会是谁了。

但什么都来不及了。

后攻扣球。

球的方向大概是郭茜和明澜跳起两只手之间的上方过去的。

甚至没有触碰到球。

球压界线内。

后排六号位的付丽扑空。

9:5。

明澜到二号位,再次与开局一样,再次对上杜尼娅娃。

而华国的后排也换上了自由人王小怡。

付丽则是最开心的:“小怡终于被换上来了!”

她一想到刚刚那球,就憋得慌。

王小怡要是在六号位,肯定能接下刚刚那球。

但要是把她换下去,换上王小怡也是万万不能的。

王小怡有点无语地跟付丽击掌。

其余人跟她们两人的频道完全不一样,都在认真说注意对面的谁之类的。

明澜也听得很认真。

付丽、王小怡:“……”

随后她们直接无视付丽跟王小怡轮流击掌。

王小怡看起来挺高兴的,反观付丽,她吃惊地看她们一个个击掌完后没有跟她击掌。

付丽甚至是举起双手准备击掌了。

当一个个从她面前无视经过时,她笑容都僵住了。

明澜只是瞟了她一眼,就站回自己位置。

付丽尴尬地笑了几声也走到自己应该在的位置。

她甚至在想,自己好像没做什么吧,就被“孤立”了?

当然,付丽对这件事情也不太在意——又不是第一次了。

而且在比赛中,也不会有人会因此阻挡她传球之类的。

俄罗斯发球。

明澜已经全然不在意杜尼娅娃的关注。

她甚至想,自己厉害,被对面关注是理所当然的。

在能拦下杜尼娅娃的扣球时,杜尼娅娃在她眼里已经变得完全不一样。

什么她觉得的不确定因素、什么不安……

在自己能攻克对方时,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也不过如此”。

这场比赛接下来的局都会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球来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这么一声,明澜原本有八分在比赛上,三分飘到其它地方去的思想也都被拉回来。

球划过网的上空,落向这边。

王小怡漂亮地接起这球。

明澜几乎不带犹豫地传给郭茜。

一颗球给的恰当好处,高度也正适合郭茜。

在她扣球的同时,俄罗斯前排的拦网几乎同时跳起。

只是她们的拦网高度拦不住郭茜。

10:5。

比分差距拉大。

在开始比赛前,还有观众说:“这场比赛肯定很惊心动魄!”

真正惊心动魄的比赛只能是双方实力均衡的情况下。

他们的对华国女排的认知,还停留在王小怡接球烂、二传不是明澜的时候。

差距五分,让许多观众内心都有不小的震撼。

俄罗斯那边因为不太顺,感觉好像有什么憋着打不开一样。

反倒是华国这边,简直就是越打越好的感觉,完全没有像是开局那样不协调。

本来华国就有一个接近无解的郭茜,现在又多了一个厉害的二传、还有以前菜得一批的王小怡。

不管怎么去注意明澜还是郭茜都好,都无法阻止她们两人的强势。

在郭茜在前排的时候,明澜会更多的选择让郭茜来扣。

有一张这么好的牌不用,难道放在仓库里吗!

加上俄罗斯也不弱。

要是对方弱的话,明澜还是比较倾向于不用郭茜就不用郭茜,这样郭茜就不会这么累。

一天一赛还是挺累人的,所幸明天就要休赛一天。

只可惜,郭队不知道她的良苦用心。

想着,明澜叹了一口气。

大家倒是从来没有对明澜的传球有任何意见。大多数情况下,明澜都会做到雨露均沾。

因为她们都相信明澜的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