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昂首阔步 > 第21章 篮球,不是什么人都能打的(1)

第21章 篮球,不是什么人都能打的(1)(1/2)

目录

第21章篮球,不是什么人都能打的(1)

刘明星很早就决定参加学校举办的篮球比赛,但他却从不在学校里进行任何篮球训练,包括何尚生老师的体育课以及顾孝一亲自组织的早自习训练。他并非是想深藏不露,在平时课余时间里自己没少向身边的同学夸耀,当初自己在少年宫时的训练有多么专业、初中时打过的省市级联赛有多么激烈、被多少专业人士点评为最有潜力的种子选手等等。

只是每当老师、班长甚至顾孝一本人来询问为什么不参加篮球训练,他仍然会摆出一副极其敷衍的姿态来回答——自己选择“自愿不训练”。

从他听说顾孝一要带领高一所有班级进行为期两周的集训时,就意识到这件事不靠谱,而事实也充分证明自己的推测。按照顾孝一的计划,高一年级五个班每天早自习时间轮换着进行集训,几乎所有班第一轮训练时都是全班出动,但到了第二轮集训时,各班能坚持来到球场上的就只剩下报名参加篮球比赛的班队球员,至于之前其他那些看似满怀热忱的学生们,全部老老实实待在教室里继续上早自习。

在他看来,那些没有一点篮球基础的学生,根本没必要安排参加训练,对于他们而言,单单解释每一条篮球规则都需要消耗掉好几周的时间,更别说任何训练都存在受伤的风险。

之所以第一轮集训大家都会积极响应,无非是厌烦了枯燥的早自习背诵课本,而之所以从第二次集训开始没有人愿意参加了,是因为大家发现了三高度运球训练要远比背诵课本还要枯燥。

关于篮球,刘明星有很多个人见解,其中较为固执乃至偏执的一点,那就是篮球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打的。那些在第一次参加集训时表示出热忱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篮球这项运动,根本不会理解从零起步学习篮球需要承受巨大的枯燥和痛苦,也根本不会去思考该怎么样去克服训练障碍和提高训练效率。即便是那些有能力打野球场的选手,大部分也只不过是将打球当做一项有氧运动,熟不知就算是为了锻炼身体,从效率和安全的角度而言,或多或少也都要掌握一些这项运动的专业知识才是。

当然,他大概能猜到顾孝一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给每一位学生一个机会,就算没有一丁点篮球功底,只要有打篮球的决心,都有机会加入校队然后进行系统的训练。只不过他觉得这完全是多此一举,并且也十分浪费时间。机会,从来不是绝对公平和公正的,否则就不会有“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一席话。

尤其是烈山中学已经决定参加明年的高中生联赛,一个新成立的校队能为那些零基础、有热忱的新手提供多大的舞台?

至于他不愿意参加校内的训练,倒不是因为自己不需要训练,问题的关键是在校内的场地、训练方式以及参加训练的人员,没有一样能达到自己的要求。

早年间,他因为在小学连续三届运动会上获得了长跑、接力跑及跳高项目的冠军,被同学和老师们誉为了“校史难遇”的体育运动奇才,再后来父母又经过某一位颇有权威的远方亲戚指点,正式决定让自己在体育运动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开发。小升初时,他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被市重点培基中学录取,期间还因为参加了U14青少年篮球联赛的省级赛和湖广皖赣区级赛,表现优异,得到了学校和教育局特别指派的专项培训名额,在少年宫开始接受全市专业程度最高的篮球培训。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接受的训练方式、内容和思想,让自己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少年宫的教练多次提醒过他,训练需要专门的条件和人员,否则不仅效果差,甚至还会受伤。他父母也时常在叮嘱,运动员最重要的资源就是身体,重要的资源一定要用在该用的地方,至于打野球、放学后同学之间的切磋,能不参加就一定不要参加。

是啊,有谁见过职业球员会经常出没野球场?就算有,他们也绝不会放开自己去打球。在野球场磕了碰了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根本无法估量。

他现在还年轻,并且也明确了未来的目标是进入职业联赛,而在“年轻”和“明确目标”两个要素之间,自己至少还要面对数十场乃至上百场的专业比赛。在这些比赛里都保不齐会有受伤的意外发生,更别说那些非专业、非正规的业余野球比赛了。

上述原因属于客观外在的原因,而除此之外,同样还有一些个人情绪的原因掺杂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