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竹马逆袭状元郎 > 壅州之战

壅州之战(1/2)

目录

壅州之战

话音刚落,就有罗刹士兵来报,用罗刹语道:“南方各地红莲世作乱,与各州官府打得不可开交!大殷都城里更是乱作一团,但各地官府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再派兵去勤王救驾!”

沙寂王子满脸喜色,眼中尽是对胜利的渴求,闪着对大殷国土的贪婪之光,“传我军令,全军待发!”

军中一名亲信担忧道:“军中将士们近来正值疲惫,不如修整几日,再出发。”

沙寂不耐烦地摆手,“多派些人手,将火炮运上,本王等这一天,早就等得不耐烦了!”

近来罗刹兵被挖铁矿、提炼纯铁、修缮火炮、修建水利等事折腾得疲惫不堪,好不容易完工,以为能休息几天,却又被迫在天寒地冻之时出城,心中都有不少怨言,只是不敢表露。

沙寂一心速战速决,想要取下壅、黥两州,再直捣大殷都城。

淦州城周边,还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军寨据点,原本也驻扎有重兵,此时精锐均被沙寂召集,一同南下进犯壅州,只留下数千伤兵残将。

沙寂传下军令,留三万兵守着淦州城,其余二十万兵均齐整出发。

大军行了两日,气温陡降,风雪大作。

沙寂盯着那纷纷扬扬、鹅毛一般的雪花,嘟囔道:“这都几月份了,怎么竟还下起雪来,真是稀奇!”

沙寂那名亲信再次担忧道:“王子,眼下天气恶劣,因南下向来是愈行愈暖,军中储备的冬衣不足,只怕马受冻,人也难挨,万一……,还是回城以守为攻,更加稳妥。”

“按大殷的说法,天降异象,是换天子的征兆。”林岱安迎着严寒,笑着接口道,“看来,我要提前恭喜王子,要称皇了!”

林岱安与薛灵均,被迫跟随沙寂一起行军,沙寂甚至不允许他们二人离开他的视线。

一方面,他担忧若火炮出了问题,便及时逼薛灵均修缮,另一方面,他还想借红莲世势力,为自己所用。

雪天路滑,行军艰难,大军逆着风雪,又行了一段,狂风呼啸,鹅毛变得凌厉,砸在人脸上又冷又疼。

忽听咯吱一声,众人转头看去,只见行在前阵的罗刹军旗,竟被寒风吹断。

罗刹军士们顿时惊愕,驻足不前,心下惶然。

沙寂眼中闪过担忧之色,林岱安在一旁笑道:“王子是该换军旗了,以后王子不再是罗刹二王子,而是中原沙皇!”

沙寂王子挥挥手,命令大军继续前进。

与此同时,淦州城守城的哨兵,盯着白茫茫的大地,对严寒中立着的同伴道:“哎!你看那儿!是不是有人?”

同伴揉了揉眼睛,盯着瞧了片刻,抱怨道:“你一惊一乍什么,不过是风吹得雪打转,这种天气,怎么会有敌人来袭?我看你是老眼昏花了!”

淦州城的罗刹守军们做梦也没想到,在这夜深寒重、漫天风雪之时,会有五千精锐兵临城下。

王琳亲率王家精锐,不着铠甲,穿着厚厚白裘衣,寒夜里踩着雪路隐蔽行军,进退之间,号令全靠军士相互以口相传,也多亏王家平日里练兵精良,个个行动默契,竟丝毫不乱。

他们绕过主道,行崎岖小路,杀尽淦州城周边防守的戍卒、拆毁各据点烽火台,直达淦州城下。

先前那名罗刹哨兵,眼瞅着似乎有白色东西在移动,他揉揉眼,再揉揉,不对!那根本不是雪!是人!

他正要惊呼,一根利箭嗖地飞来,穿透他的咽喉。

两日后,沙寂的大军,眼看就要兵临壅州城下。

这一路上,因突降严寒,冻死了不少战马,饶是体格强壮的罗刹士兵,也陆陆续续病倒了一些。

只是数目远比林岱安预估的要少得多,罗刹兵马果然强悍,在筋疲力尽之下行军,又为了行军快速而身着轻装,竟大部分都抗住了这严寒。

林岱安眺望远方的壅州城,建议道:“王子,据我的情报,王琳已集结大军守在壅州城,做好了迎战准备,贸然进攻,怕是会折损罗刹兵力。”

沙寂皱眉道:“用火炮先轰炸他一番,炸开城门,冲门而入。”

“王子不可!”林岱安神色看起来无比诚恳,“壅州城地势高,易守难攻,且不说这火炮的射程没那么远,就是火药也得省着点用,以我之见,不如趁夜深人静之时突袭,以言语辱骂王琳,诱敌出城,那王琳是个急性子,受不得激,他若带兵出来追击,王子一举将他拿下,岂不是事半功倍?”

沙寂沉思片刻,“这就是大殷的‘擒贼先擒王’?”

林岱安双目中满是欣赏,“王子聪慧!王琳集结的大军,原本就是临时拼凑来的,犹如一盘散沙,迫于王家威力才听命与他,若是王子取下王琳首级,壅州城大军必定慌张无措,再用火炮攻之,则敌方溃败!”

沙寂远眺壅州,犹如看自己的囊中之物,满意地点点头,命大军安营扎寨,就地休息,待夜深寂静之时,再突袭壅州。

夜幕降临,冰天雪地一片寂静,疲惫的罗刹士兵大都合上了眼。

沙寂也累了几日,阖目休息。

他刚有些睡意,忽听远处一阵喊杀声,猛然睁眼,有罗刹士兵来报:“王子!有敌偷袭!”

沙寂望去,只见大军有些慌乱,挤作一团。

沙寂怒道:“好呀!他倒有胆色,本王叫他有来无回!”

说着,大手一扬,“取本王的长钺!”

话音刚落,立刻又一名士兵来报:“王子,敌人已落荒而逃了!”

沙寂:……奶奶的!

林岱安道:“王子,这是敌军的扰敌之计,王子不必管他。”

沙寂命大军继续休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