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小心思 二之一(1/2)
第54章小心思二之一
“哗!”“啪啦!”
宋莹的手顿了一下,接着继续编织五彩绳。
福晋侧身听了一耳朵,嗤笑了一声:“这是又开始了。”
宋莹示意福晋伸手,将五彩绳绕在她的手腕上比量:“她心里难受,不发泄出来,可不就憋坏了。”
“好像长了些,”福晋低头看看,“我一开始没有告诉她,只是怕她去跟爷撒娇卖痴,再惹了爷不快。可是如今人都走了,她还发泄个什么劲儿?”
宋莹取回五彩绳,准备解开几扣好缩短一点儿:“贴身宫女被爷收了房,大约是觉得被背叛了吧。”
福晋惊异地看向她:“谁背叛谁?她怎么会这么想?”
宋莹暗道:在李格格心里,四阿哥就算是来正房,只怕也会被她当做是背叛吧。
她温婉地说:“也许,李格格觉得是翠果主动勾引,才让四阿哥看中的?她自诩平日里对下人极好,翠果若当真魅惑了主子爷,李格格自然会觉得是背叛。”
福晋被逗笑了:“她伺候爷那么久,难道都没看出来,咱们那位爷其实是个很挑剔的人吗?也不是什么人上前主动勾搭,爷都能看上眼儿的。这次爷带着翠果出去,我都替爷觉得委屈。”
宋莹低头,扯扯嘴角:“不是还有寻桃吗?福晋的这个陪嫁丫头,教养很是不错。”
“咔嚓!”
福晋不耐烦了。李格格学聪明了,这次发脾气,也不出屋子,就随手砸一两样东西,她派人去问,李格格就说是失手砸的,搞得自己也不好直接罚她。
她对乌嬷嬷说道:“嬷嬷,你亲自去跟李格格说,这批瓷器她尽可以都砸了。只是,阿哥所事事都有份例,她今年的份例已经全都砸完了。若是她没器皿用,我就只能给她配铁制的碗碟了!”
宋莹噗嗤一笑:“福晋真逗趣儿,这宫里,上哪儿去找铁饭碗来?”
福晋抢过她编好的五彩绳,让采梨帮自己戴上:“我才不管有没有呢,只派人去跟你哥哥要便是了!”
“那我哥哥可要高兴了,他正愁没有合适的理由多弄点儿炭。若是他告诉了上峰,是为了给福晋打铁碗,想必多少炭都能领得!”
屋里的几人都被逗得哈哈大笑。乌嬷嬷缓了好一气儿,才忍住笑,转身出去传话。
福晋停了笑声,用眼神示意采梨,采梨会意地去拉朱砂:“朱砂姐姐,咱们去给主子们打水洗手吧。”
朱砂看向宋莹,宋莹轻轻递了递下巴。
待屋里只剩下两人,福晋拍拍宋莹的手:“这次爷带了我和李格格的贴身宫女,却没带你的,你可千万不要多想。”
宋莹嘟嘴说道:“这阿哥所里的女子,本来就都是爷的人,爷想幸哪个便幸哪个,我哪来的立场去多想呢。”
“还说没多想,这嘴都能挂酒葫芦了!”
宋莹咬咬唇:“福晋,您当知道,我不是那等爱拈酸吃醋的人。寻桃和采梨的身份是从一开始就定好的,所里的人都知道她们早晚会伺候爷,如今寻桃跟着爷是理所应当,这没什么可说的。只是,爷如今突然收了翠果……”
她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咱们这位爷,最是爱‘公平’的,今儿赏李格格一根簪子,明儿就得赏我一对手镯。今儿他幸了翠果,那明儿呢?我身边这两个宫女,天青先不说,朱砂就曾跟我透露过,想要早点儿出宫嫁人的。她一向伺候我精心,我是准备给她这个恩典的。”
福晋放下心来:“你且安心。你既然想给朱砂恩典,等爷回来与他分说清楚,他自然明白你的意思。你只别因这一遭儿,觉得爷是擡举李格格,反而忽视了你就好。”
宋莹嗔了福晋一眼:“福晋这话说的,好像我是什么牌面上的人呢。我一个小格格,自顾尚且不暇,还得靠着您过日子,哪来的心气儿擡举身边的丫头固宠呢。”
“现在没得牌面,不见得以后也没有。上个月刘御医不是说,你的体寒症已然大好了吗?我看那含有藏红花的药膳,也该停了。等爷回来,你努力怀个孩子,日后爷封爵,给你请封一个侧福晋,也是应有之意。”
宋莹表面做害羞状,内心想到:现在生好像也可以,只是若真有了,那就是四阿哥的第一个孩子,万一是个不甚健康的女孩……她现在的年龄,还是有点儿太小了……
可是瞅着李格格如今这样,是与四阿哥别扭上了,等四阿哥回来,两个人也不能立即就和好。她如果能趁机将四阿哥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把李格格彻底按下去,好像也不错……还是先把药膳停了吧。
宋莹问道:“福晋,我实在是想不明白,爷怎么会带翠果?香果不比翠果好看多了,人也更细心一些?”
福晋沉吟了一下,说道:“你也说了,这宫女提前出宫,是主子的恩典。既然如此,那主子想给便给,不想给,奴才也不能求。”
宋莹沉默了下来:从李格格的反应来看,她就算不想给翠果这个恩典,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就开始谋划,更不会鼓动四阿哥通过收房的方式,将翠果留在宫里。
那就是说,不想给恩典的,是四阿哥……
何必呢?宫女而已,每年小选都会补充人手,又不是没人使,何必非得留下这两个并不多么聪慧得用的?
且,就算可以长久伺候又怎样?忠心和能力,又不仅仅是由伺候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
福晋见她愁眉不展,不予解释得太过清楚,只说道:“你不用费心想太多。你只要像现在这样,规规矩矩地把爷伺候好了,日后该你得的,自然都会给你。”
福晋说完,就叫人进来,宋莹也不好再揪着这个话题问,洗干净手,便要告辞。
福晋拦了一下,说道:“明儿端午节,我要去永和宫陪娘娘过。我已经吩咐膳房包了好几种口味的粽子,晚膳时拿来,你多吃两个。”
宋莹点头称谢,蹲福离开。
端午节之后,没过几天便下了一场小雨。
朱砂等人伴着宋莹站在廊下,将各人手腕上的五彩绳剪断,扔到雨中。
“今儿这雨下的,倒不比之前,竟不觉得冷了,”宋莹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