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2/2)
始知万族无不有,百尺深泉架户牖。
鸟没空山谁复望,一望云涛堪白首。
沈清卓大喜,这是唐代诗人李颀的《鲛人歌》,莫非真与鲛人有什么关联?
对岸的人也躁动起来。
曲中明正思索这首诗与鲛人的关联,一阵沙沙声响起。
沙沙……沙沙……
声音越来越大,众人终于反应过来,陆迟举起火把,照向声音传出的方向。
元夜山寻思,一些武林人士会养一些奇虫异兽守护山林,莫不是惊动了?
沈清卓让大家赶紧噤声,低声催促,“快找进入山洞的机关,先进入洞中躲避。”
从林中走来的,不是什么鸟兽,而是一群“人”——一群行尸走肉,渐渐逼近过来。
“又是‘尸人’,别用刀剑,用火,快退后!”沈清卓吼了一句。
经他提醒,陆迟将手中火把丢过去,可最前面的尸人却感觉似乎到了,轻轻一偏就躲了过去,反而将众人逼入绝境。
一阵风起,尸人身上的火就灭了。
这比客栈里的还厉害许多啊!?沈清卓皱眉。
陆迟骂了一句,看最前面的尸人冲过来时,上前一步,举起手中的刀砍了过去。大刀没遇到什么阻碍,直接把这个“尸人”砍成了两段。他正笑着,却看到断口处,流出来青绿色的血,再仔细一看,青绿色的“血”还在蠕动。
这是什么玩意?他愣住了。
“看什么,这是蛊虫啊!退后!”元夜山扒住他的肩膀,往后一拉,又用火把点燃了地上那绿色的“血”。
找到了!沈清卓吼了一声,按下石壁边上一块凸起的岩石,石门缓缓打开,抖落一片灰尘,呛得人直咳嗽。
里面漆黑一片,一丝光亮也没有,点着火把,也不过勉强看清数米之远的地方,至于通道拐弯后到底有什么,谁也不知。
沈清卓阻在洞口,不敢让大家贸然进去。
乐声响起,摄人心魄。
围过来的尸人竟开始手舞足蹈,如同一个失去控制的提线木偶,摇摇晃晃摇摆不定。
又有两人突然赶来,秦情一手抱琴,一手拨弄琴弦,雅乐清音悦耳动听。
尸人渐渐停下了脚步,立在原地不动。
元夜山瞪大了眼睛,惊叹道,“这般神奇!死人也能听懂这曲子?”
秦情抚琴的动作未停,笑说道,“他们已是死人,如何听懂?有人在背后以声音操纵蛊虫,这秦音恰好干扰到罢了。”
他轻轻一拨琴弦,发出数道气流,尸人应声倒下。
沈清卓连连称赞,眼底不加掩饰流露出羡慕之意,又拱手道谢。
“各取所需,不必言谢。”秦情抱着琴,走进山洞,萧语跟在后面,手里持着火把照路。
天海帮其他人擡脚也准备进去,却被沈清卓拦着。
他小心谨慎,看着洞中火光彻底消失,通道尽头又恢复成漆黑一片,不过,他仍未有动身的打算。
他心底早做好了盘算——让这二人先进去探探路,等过会没什么异样传出,才带人陆陆续续走进去。
可等沈清卓进去之后,洞中哪有半点二人的影子?
这通道初极狭窄然后豁然开朗,无数条望不到头的岔路,而且高高低低也不一样,犹如迷宫一般。
边上石壁都凿着小洞,放着油灯,沈清卓用火把点燃,将这一处照的更亮了些。
墙壁上刻着什么,痕迹斑驳,有些地方脱落,有些被熏成了黑色。
沈清卓离得远些,才看清楚全貌。
壁画上刻着两个人,一个是男子,身材矮胖,一手捋着胡须,寥寥几笔却透露出精明狡诈。
面前的女子身上,薄纱曳地,被云雾遮挡着,很是神秘,怀中抱着酒器,闭着眼睛,低着头。
沈清卓一看,又惊又喜,几乎笑出了声。
壁画并非一幅,一直往小路上延伸。
沈清卓和曲中明元夜山两人商量了一下,便走向这条路——只有它,过道上刻着壁画。
待众人都走了进去,声音被吞没之后,又有两人从一条岔路口走了出来。
秦情和萧语其实并未走远,只是熄灭了火把,一直躲在另一条岔路的入口处。
秦情笑道,“真是乌合之众,这么轻易就进去了,走了死路而不自知。亏我还替他们挡下了尸人,真是浪费功力。”
萧语却道,“既称之为乌合之众,就不要再倚仗他们,不若我们自己去探寻一番。”
秦情摇摇头否决了,“懂得利用旁人才能成就自己。有些事没必要你我亲力亲为。”
萧语点头,道理是这样没错,却还是有疑问,“不过……你要想让他们探路其实十分简单——我们在后面跟进来就是,何必这么大费周章。”
懦弱,贪婪,自私,这是人一辈子也改不掉的毛病至于这些人,而他们还多了一条愚蠢。秦情冷笑。“若我们不先进来,他们怎会敢进山洞?有了我们在前,他们才会大胆些。”
这倒是真没想到。萧语点头,“看来我要学的还有许多。”
广陵萧氏家主,深谋远虑的智慧与杀伐决断的决心缺一不可。
秦情却道,“不用怎么学,经历一番事之后,自然就无师自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