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惜奴娇 > 第77章 第 77 章 荼蘼妆成春已晚

第77章 第 77 章 荼蘼妆成春已晚(2/2)

目录

“别说了。”他蓦地打断他,言语神情却冷静到极致,饮下一盏荼蘼花酒,压藏住心底偏执,定定瞧她,“我今日确是有话与你说——我只问你一句,你如今,对我可还有情意?”

应怜没料到他突然有此问,一时答不上来,只得借饮酒掩饰失态。

他目光又太专注,她竟半分也躲避不开。

若说情意,怎么可能一点也不存?他们自小一处长大,历历的儿女事都还在眼前,怎么就能一句“没有”便抹得干干净净。

“有又怎样,没有又怎样?”她反问。

元羲却笑了,现了几分畅快,仿佛紧绷心底的一根弦忽地松开。

“我明白了。”他道。

应怜无言以答,也不知他明白了什么,却听他又道:“再过不久,我便回洛京了。”

她一惊,也顾不上羞恼或是尴尬,忙问:“你怎么回去?”

“我已收到元平的口信,说二哥带了钱来赎我,想必不久便至。”他又宽慰她,“你便如那株荼蘼,虽不能走,却还有我。”

应怜又怔愣了半晌,摸不透他话中的意味,隐隐预料到些,却又不好说出口。

两人歇了一晌,话也说尽,枯坐无聊,便又闲走了几步。应怜挑了几盆茉莉、栀子等一二月内即盛的花,说到荼蘼,反不要了。

“义兴县此处,怕是待不久,得了荼蘼,也见不着明年花信。”回转的路上,将登车时,她避开杂人耳目,向元羲道,“太湖虽大,究竟只是湖泽,无水险可依。义军声势大了,若还以此为据,下一次官兵若从西北面来,咱们便毫无可守。你回去也好,不在此处,安稳一些。”

元羲深深瞧了她一眼,答道:“待我回去,必会为你家奔走,届时还你清白官眷之身。”

他果真是这个意思。应怜领了他的好意,却只是笑着摇了摇头,不置可否,登车放下了车帘。

·

这已是吴览在此的第四日。

他睁眼闭眼,便瞧见天青浅淡的轻纱帐,帐额上绣着孔子泣麟的故事,纹路精巧,惟妙惟肖,挂在他的帐上,也不知是偶然为之还是有意使然。

圣人见麒麟将死而悲泣,叹世路将衰、大道穷尽。

那他呢?

他心中的那只麒麟,是不是也奄奄一息了?

宦途廿载,他自不敢说无愧于心,却也尽力求个清正,怎么到头来,反落得个家破人亡、身陷贼窠的下场?

胸中一股郁气冲突上来,吴览胸闷头晕,急急地咳嗽起来,慌得一旁守候的仆人又是拍前心后背、又是端汤倒水,忙活了一通,对外头进来的那人竟无知无觉,半晌一转身,吓了一跳,才行礼道:“军师。”

来人正是林文贵,人至不惑,瘦削清癯的身量,中人长短,处处透着一股和善亲近之气,点点头,接过仆从手里热茶,亲自端在吴览的床前。

吴览咳嗽得胸中闷痛,被伺候了一盏茶,好容易睁开眼,才见不是仆从,却是此人。

“大夫已叮嘱过,官人伤重将养,切忌忧思忧虑,一切等养好了伤再说。”林文贵道。

吴览喘匀了一口气,倒回床上,盯着帐额那只麒麟,有气无力招呼他:“军师。”

这两个字从他嘴里念出,显得格外地嘲讽。林文贵知他心中仍郁郁,也不介怀,只道:“若官人不惯,仍唤小人主簿即可。”

说起来,年前,他二人还是上下峰的关系。吴览为知县,林文贵不过是他手底下的主簿而已,曾为他出过不少中肯谏言,二人相处甚洽。

如今他成了贼营里的军师,自己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受贼首的恩惠,又被极力劝说落草入伙。吴览想到此,真不知自己该叹还是该笑。

他叹了口气,“军师此来,也是劝我入伙?”

林文贵安然在他旁侧坐下,答:“入伙不入伙,官人心中自有定夺。我不过念与您旧谊,来探一探伤情。还是那句话——大夫叮嘱了,切忌忧思过重,养好了伤,再议不迟。”

他如此说,吴览可不会真的如此想。这样大的事,不日夜忧心怎么可能。

平心而论,无论单铮予他再大恩惠,他感激归感激,总是不愿落草为寇的。可如今他们劫了牢狱,又留下话来,自报家门,谁也都晓得他被贼人救了,再想回到仕途,恐怕是痴人说梦。

且不论自己,单听这几日大大小小前来探望的将军、头目所言,如今贼营盘踞在义兴县,此地有什么险要可守?也不是那磐固的大州城,直待官兵兴师动众,大军一压来,恐怕就要作鸟兽散。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到时他又当何去何从?

“吴官人,你这爱操心的毛病,总也改不了。”林文贵无奈的声音在旁。

吴览回神,见这曾经的主簿仍一如既往,和善地微笑,可笑意底下,谁也瞧不见那心里头的真意。

吴览与他县署里相处三载,总能多少摸透他的脾性,如今一身伤痛,便不爱兜圈子,疲惫地径直开口:“你若来劝降,说便是。”

林文贵却道:“小人早说了,官人自拿主意便是,小人何曾做过官人的主?若真论心中有什么话,便只有一句:顺其自然。”

吴览心中微震,将这几个字反复琢磨了几遍。

“不错、不错……我早该顺其自然。”他喃喃道,“若非为了强求磨勘,我也不会转任途中遭灭门之祸。我该顺其……自然!”

林文贵也不插话,听着他语无伦次地反复颠倒,心知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慢慢将他磨得回心转意,也就是了。

他又与他搭了些闲话,无关痛痒,说到太湖水美,不但景致可观,靠着湖泽天赐,更颇能解决粮草周转;说罢了,不多会,便要告辞。

临出门之际,却被吴览叫住,“军师稍住,我有一言告与。”

林文贵便折返回来。

“我蒙贵头领搭救,没甚可答报的,只有些浅薄的忧虑。义军盘踞此县,到万人之众,已是登峰造极,若再招纳部众,引来朝廷侧目,发大军压境,难道还如上一回黄将军率兵前来时,逃窜向他方?这样逃来逃去,总伤根本。不若趁着声势日壮,寻个盘固之地,步步为营。”

——或可得天道造化,再降麒麟。

他将这最末一句离经叛道的言语吞咽下肚,望着林文贵,歇了歇,道:“鄙薄之言,若不可取,军师弃之便是。”

林文贵眸中乍现光彩,面上微笑也真切了几分,赞叹道:“官人何必自谦?您一语见地,极是中肯,我必深虑。只是不知,在您看来,吴楚之地广泽,何处才可称盘固呢?”

他只是赞赏,并不惊讶,显然早已心中有了盘算。

吴览欠了单铮两条命,为着这两条命,他也没什么不可告知的。

“江宁。”他斩钉截铁,“近义军而远洛京,中间更有江水汤汤,无论冬夏,皆可作天堑,阻隔官兵;腹地千里,尽是鱼米水乡,粮草全不需忧虑,可谓尽善尽美之处。”

林文贵抚掌大赞,连连笑道“记住了”,作揖再拜,告辞而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