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枇杷花(2/2)
“借用一下食品工程班的东西没问题吧?应该没问题。”
莫老师又从书包里掏出一袋泥巴递给苍耳,说是自己课前在学校花坛里现挖的。
现挖的泥巴、现剪的头发、偷用的设备,真是把就地取材贯彻到极致啊……
苍耳按照莫老师的指示,将头发放进陶罐里,盖上盖子,又用泥巴把盖子周围一圈封起来,有点像冬天腌菜。
莫老师又从食品班的瓶瓶罐罐里翻出了一小把大米,放在罐子上:“等米变黄,就差不多煅烧好了。”
开火之后,陶罐里很快飘出难闻的气味,让等待的时间变得十分难熬。
终于,米粒变黄了,苍耳关上火,同学们也松了一口气。
莫老师先放大家出去自由活动了会儿,等到陶罐冷却后,才召唤他们回来。
终于到了炼丹炉的开启时间,同学们都有些期待,毕竟有自己贡献的一缕宝贵头发。苍耳小心翼翼地铲掉已经烧干的封口泥巴,在全班同学的瞩目下开盖——
罐子里只有一坨黑乎乎的焦状物。
大家都沉默了,苍耳也有点小失望。虽然知道有点离谱,但她开盖前的确在期待里面是一颗发光的金丹之类的东西……
苍耳用小勺子轻轻刮下黑色的焦块和粉末,放在玻璃皿中。莫老师十分满意地拿起来向大家展示:
“大家看,不掺杂质的好血余炭就是这个样子,乌黑、光亮,质地轻而脆,布满蜂窝状的细孔。如果身体上有创口出血,或者伤口久溃不敛,都可以外敷一些血余炭,有很好的止血凝血效果。”
经她这么一说,原本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坨坨黑炭突然变得高级了起来,大家也算是炼过中药的人了!
莫老师将血余炭装进小罐中密封起来存好,并叮嘱同学们把实验室恢复原状,尤其别让食品工程班的的人发现东西被动过……
走出实验室时,苍耳瞥见小祝老师在楼下教室里戴着厚厚的口罩上课。
小黑见苍耳发呆,顺着苍耳的眼神看过去,随口道:“小祝老师感冒还没好啊?这都快一个月了。”
苍耳“嗯”了一声,又回想起自己把他浇湿的事迹,有些头疼,这可是在课上帮她们驱逐过老尤的好人,被自己害得成了个大病毒。
走出教学楼的路上,或许是受到刚才中药课的启发,苍耳突然想到,那天和外婆一起打山货时曾路过一棵枇杷树,外婆说枇杷花能治咳嗽,或许值得一试?
于是,两天后的下午,祝江的小屋门被敲响。
祝江打开门,见又是苍耳,有些诧异,下意识往屋里看了一眼。
“金毛它又……”
苍耳忙摆手:“不是不是。我看您咳嗽一直没好,我听说枇杷花煮水能治咳嗽,我采花熬了一碗水,您试试。”
说着她提起手上的保温杯示意。
那天中药课炼完丹之后,苍耳蹬自行车来到那天掰竹笋的山上,一口气把那棵枇杷树上的花全薅完了,放在宿舍阳台暴晒两天之后,又借海姐的灶煮了一个多小时,才实现了外婆说的“把五碗水煮成一碗水”的浓缩效果。陶美兮和小黑搞不懂她在干什么,对着满满一阳台的枇杷花发呆。
祝江被这突如其来的关心弄得有点懵,看着保温杯,不知道如何反应。
“您这场感冒多半是因为我那天不小心……”
说到这里,两人显然都想起了那天被浇湿之后发生的尴尬事情,小祝老师的耳廓瞬间红了。苍耳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
“我、我心里过意不去!总之您先喝吧,有效果的话我每天给您送。啊对了,杯子是干净的,没用过!”
是特意去中国移动用积分换的。
祝江心里涌过一股暖流。这种没来由的、毫无目的性的关心,让人实在无法拒绝。
更何况,这是对自己短暂的教师生涯最有力的肯定啊!居然有学生主动献爱心,一定是自己的师德师品和认真教学的精神打动了学生。
祝江接过保温杯,真诚道:“谢谢。”
苍耳看他接过去,不由自主笑了,露出两排小小的淡黄色干净牙齿。
她亮晶晶的充满笑意的眼睛一下子晃了祝江的神,纯澈的笑容居然有这样神奇的感染力,祝江被她带动着笑了起来,连自己都没察觉到。
祝江控制不住地咳了两声,他又说了声“谢谢”,退后半步,准备在苍耳离开后关上门再喝,可苍耳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祝江疑惑地看着她,难道她还要在这里盯着自己喝完才走?
苍耳丝毫没感觉到有什么不对,见小祝老师看着自己,她也疑惑地看向他。自己当然要在这里等他啦!只有一个新保温杯,肯定要拿回去洗了明天再装,难道要再换一个新的吗?中国移动积分都不够了。
小祝老师对人情世故丝毫不通,但又非常有礼貌地乐于服从。
他见苍耳没有要走的意思,立马反应过来:原来按照常理,给人送药的人是要盯着对方喝完才能走的吗?
既然如此,他有些不好意思又强作淡定地打开门:
“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