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2/2)
“接下来,将继续聚焦家美、院美、村美、风尚美、心里美‘五美’共建的主题,与爱国卫生运动、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等相结合,持续压茬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进一步拓展深化行动内涵,美化提升村容村貌,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袁志江说。
“党员干部冲在前,当先锋、作表率,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家中物品摆放整齐、院子整洁卫生;主动帮助困难家庭开展操家理务,积极宣传人居环境提升带来的实惠,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提升自觉性。”徐家强说。
有引领,就有跟随,人民群众也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向脏、乱、差“开刀”,清理各类垃圾与卫生死角,打造干净舒适的家居环境。
建立“周行动、月检查、季考评、年考核”长效机制,坚持镇级人居环境“红黑榜”制度,激励各村切实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当作一项长期重点工作来抓,积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人居环境良好氛围。
徐家坳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突出地带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好转,人民群众环境卫生意识逐渐增强,生活质量普遍提高,整出了好环境,整出了初心、民心,整出了群众对政策的支持、对干部的拥护。
下一步将继续努力做深、做实、做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充分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村规民约、“群众说事干部解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形式,催化民风、乡风向善向好,深入开展“文明家庭”评选、“红黑榜”评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主题活动,增强人民群众自觉性,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四月的徐家坳村,怎一个“美”字了得!头顶醉人蓝天,脚踏整洁街道,抬眼便是萌发出片片新绿的行道树和开得正旺的桃花、海棠。一村之美,始于颜值,源自管理。在全国文明创建中,徐家坳村紧紧围绕“和谐宜居”四个字,从细小微实的点滴入手,美化村容村貌,提升基础设施,整顿空间秩序,用精细化管理让村民拥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传递和彰显城市的温暖与文明。
村委坚持民生导向,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向往,聚焦“占道经营、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村容乱象,加大执法力度,全力打造“人民满意都市村”。占道经营开启“严管模式”;有序停车让文明“到位”;公共空间规范治理持续加力。
当前,靓丽的迎宾大道——富裕路,碧波荡漾的翠微河,街头的绿植鲜花,“占领”了不少村民的朋友圈。
干净美丽的城市环境,是民生幸福的里子,更是文明乡村的底色。去年以来,徐家坳村以净化、绿化、美化“三化”为抓手,努力描绘生态宜居美丽新画卷。
“口袋公园”装满居民幸福感。徐家坳村对闲置地、边角地等实施“见缝插绿”,最大限度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建设口袋公园,人们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美好愿望变为现实。
守护河渠碧水清波,持续加大对翠微河及两岸垃圾的清理力度,一年来清理打捞水草、绿藻等各类垃圾400吨,水清景美的河道生态环境连连获得村民点赞。如今,“断头路”少了,精品街多了,人行道更平整了,路灯亮灯率高了……
新增多个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采取便道坡路改造、利用闲置空地等方式,努力增加公共停车位供给。抓好常态化巡查维护,充分利用网格问题自查,对便道、路灯、排水等设施破损问题,及时维护整修,重点问题做到“事不过夜”
精雕细琢打造精品商业街,改造后的两条商业街,集休闲、购物、城市观光等于一体,实现了聚人气、促消费、暖人心的目标。
占道经营的少了,非机动停放不再随意了,违规广告牌依法拆除了,村民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如今的徐家坳村更文明、美丽、和谐、整洁、有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正从最细微处改变着他们的生活和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