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忧心(1/2)
第二日,襄阳城城门洞开,罗泽南,唐训方率众投降。
西军整肃有序地开入城中,有条不紊地收编降军。城中百姓大多生活如常,未受多少惊扰。
左宗棠与李秀成顺利会师后,传达了萧云骧的命令:襄樊两城的防守任务交由李秀成部负责,陕南到襄阳一线皆划归其防区。
之后,左宗棠率领独三师和吴定彩师,押送着襄阳城湘军降兵返回武昌。
抵达武昌后,便开展了对降兵们的甄别、教育、吸纳和放归工作,一切如往日般有序进行。
至此,襄阳城攻防战暂告一段落。
此时的武昌城内,这几日曾水源、彭玉麟等人察觉到,尽管西军屡战屡胜,萧云骧却没有丝毫喜色,反而整日忧心忡忡。
他时常独自带着警卫排来到长江边,静静地凝视着江水与往来船只,一待就是大半天,似乎遭遇了极大的难题。
曾水源和彭玉麟询问缘由,萧云骧只是摇头,称自己还未思虑清晰,等想明白自会告知众人。
于是,这日曾、彭二人安排了平日里善于与萧云骧玩笑、能探其心思的李竹青,带上赵无忌,到江边陪他看船。
萧云骧、李竹青和赵无忌在一处视野极佳、行人稀少的江堤上坐下。
极目望去,长江水因上游融雪与春雨而满盈,裹挟着四川红土与沿岸的枯枝败叶,如一条奔腾的黄龙,汹涌东去。
在汉江交汇口,浑浊的水带与清澈的江流交汇,形成了一处清浊分明的奇异分界。
江面上樯橹林立,各类船只往来穿梭。三桅九帆的大型川盐运输船巍峨壮观;平底浅舱的运茶船轻盈灵动;方头方尾的运粮船缓慢稳重。
江滩上,一队纤夫弓身拖拽着盐船,他们古铜色的脊背在阳光下闪着汗珠,热气蒸腾,嘹亮的号子穿透江面的薄雾,在江风中飘荡。
三人静静地看了许久,李竹青笑着问萧云骧:“大王在看什么呢?”
萧云骧手指江面一艘船:“看那艘船。”
李、赵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艘蒸汽木壳铁肋船映入眼帘。
此船长约40米,船艏悬挂着英国蓝底米字旗,高耸的烟囱约10米,两侧各有一个硕大的明轮。
三人言语间,那船突然机器轰鸣,黑烟滚滚,两个明轮急速转动,船迅捷地向下游驶去。
两侧明轮搅起的波浪,让江面上的中国木帆船剧烈摇晃,险些倾覆。
而蒸汽船甲板上的英国人,看着中国船只狼狈的模样,指指点点、手舞足蹈。
李竹青恨恨道:“这是英吉利国的商船。”
当前清廷与西方诸国签订的条约,并未开放内河。
可如今焦头烂额的清政府,哪有能力管控这些英国走私商船?
这几日,萧云骧坐在江边,就是在数这些为数不少的英国商船。
现在他不得不思考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面对以英法为主的西方列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