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廉克明的劝退(1/2)
廉克明的儿子廉知珩,在国家交投公司上班,三十冒头的年纪就已经是海外投管处的副主任了。
要是把他放到地方上,和他干姐齐秋云是一个级别的干部。
这还叫出名的难晋升吗?
但,没必要和自已爱人较这个劲。
廉克明笑着摇头,说道:“知珩的工作调动,我是没办法想的,全靠他自已去努力了。
再说了,你这么一说,搞得好像我们家全都是官迷一样。
晋升难不难的,不全得看他的工作成绩嘛!
他这次就搞得很不错,马来铁路这个大工程,国际影响力可不小。”
当然,做出了成绩就要有奖励。要怎么给他儿子换岗位,是交投公司领导头疼的事情,和他廉克明无关。
第二天的晚上,衡北省的前省委书记和现任书记一起吃了个饭。
吃饭期间,两人就如何处理张汉良,达成了一致意见,劝退。
劝张汉良主动退到二线岗位上去。
只有这样,廉克明才能给老书记留下一点尊严。因为老书记对张汉良的诸多政治支持,不能让张汉良以丢官免职收场;
也只有这样,廉克明这个现任的省委书记,才能给中组部一个合理的交代。
很多事情,尤其是在官场,处理的逻辑和现实是不一样的。
在处理张汉良这个问题上,衡北省的前后两任书记都一致同意,采取大事轻处的手法,以消除影响。
当然,大事轻处这么好的事情,只能到张汉良这里为止。
至于汉良帮的其他人,尤其是姚常青和姚常乐兄弟俩的问题,衡北省委必然会按照党纪国法严加处理的。
当天晚上,张汉良接到了老书记的电话。老书记问张汉良的第一个问题,是张汉良你有没有经济问题。
张汉良在经济这一方面倒还好。
哪怕是他在主政星城市委书记期间,大搞房地产开发,但他始终和地产商们保持着距离。
当然,要说一点经济问题都没有,张汉良还没有这个水平。
目前,张汉良的经济问题和薛定谔的猫是一样的性质,处于量子叠加态。
经得起查,但是,又经不起细查。
在这种状况下,张汉良对老书记的回答还是很有底气的,“我在经济这一方面,没有任何问题,经得起纪委的调查!”
老书记也知道,张汉良这个人的优点有不少。
尤其是在经济问题上的慎重态度和自律的行为,是他最为欣赏的地方。
好了,既然他在经济上没有大问题,那就可以安全着陆了。
所以,老书记的第二句话就很直接地说道:“这样的话,你自已向上级组织申请,退居二线吧!”
张汉良作为一名省委的副书记,位高权重这四个字是担得起的。
他当然有自已的信息来源,比方说,姚常乐这头白眼狼,在省纪委实名检举了自已。
但他不认为,省委会为了这点事情,就硬要逼自已退居二线,廉克明书记不是这样一位刻薄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