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幽云争锋,谁主沉浮(16)(2/2)
耶律拓将萧太后原话如实陈述了一遍,道:“这是大辽的底线,太后说了,包大人若不肯退让的话,大辽只好和大宋周旋到底,哪怕大宋要挥师北上,大辽也奉陪到底。”
包拯也没想到,事到如今,萧太后还有这样的硬气,反而威胁起他来了。
“既然如此,那她就好好待在大宋吧!以她国色天香的容貌,相信到了青楼之后,一定会有不少人想一亲她的芳泽!”
耶律拓惊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如此粗鄙的话是出自包拯之口。
他不会真的如此下作,让大辽的一国之母去青楼接客吧?
这还了得?
“包大人,您可是堂堂宰相,下官不相信你能做出此等卑劣之事。太后可是一国之母,岂能让人羞辱?”
包拯戏谑道:“有何不可?耶律大人大可拭目以待,本府言出必行!不但是萧太后,大辽国的女人,只要被俘虏,都要沦为娼妓!”
“你……无耻!”耶律拓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怎么?害怕了?”包拯冷声道,“本府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游牧民族欺凌汉人的时候,耶律大人难道忘了吗?”
耶律拓无言以对。
不说五胡乱华,五代十国,辽国曾经也对大宋疯狂掠夺,烧杀抢掠,对大宋的妇女同样也没有优待,而是进行惨无人道的蹂躏。
只等澶渊之盟,两国关系彻底和解后,才没有大规模的掠夺大宋。
只是耶律拓觉得,大宋是文明国度,礼仪之邦,尤其是士大夫阶层,对待外族,哪怕是俘虏,也坚守底线。
除了士兵十万,大宋文人绝不会凌辱外族女人。
所以,耶律拓一时间才难以接受包拯这个大宋文臣的反常举动。
包拯没有多言,随即吩咐:“公孙先生,将萧太后送去飘香院,今夜,本府就让她接客!”
公孙策也惊呆了,迟疑起来。
刚才还以为包拯不过是威胁耶律拓,万万没想到他当真要这么做。
他不敢相信,自己最敬重的包拯,能做出此等卑劣的事。
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青天包大人吗?
萧太后乃大辽当今皇帝耶律洪基的亲生母亲,自从她掌权以来,便实行仁政,受万民爱戴和敬仰。
倘若在大宋遭受此等凌辱,必定会激发大辽天下百姓的愤怒,对大宋没有好处。
在公孙策看来,萧太后如今已经成了大宋的俘虏,无需羞辱她,也足以牵制辽国了,又何必再去羞辱她,这不是一个文明国家该有的气度。
“公孙先生,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包拯催促道。
“大人,萧太后毕竟是大辽国母,怎能羞辱。如此行径,有失大宋国体,更有损大人的名誉!”公孙策出声反驳,“大人倘若真这么做,那大宋和蛮夷又有何区别,还望大人三思!”
“公孙先生,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中原文明就是对蛮夷太过礼遇,才屡屡遭受蛮夷的侵犯。”
“可换来的是什么?”
“是蛮夷残暴的杀戮和统治!”
“纵观历史,蛮夷何曾优待过汉人?”
“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的耻辱,历历在目。”
“蛮夷生性野蛮,是不会心怀感恩的!”
“你把他人看,他却把你当成卑贱的畜生,任意羞辱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