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乖乖,这就是领导吗?(2/2)
他要走了。
戴着鸭舌帽的苏白坐在炮台上,看着不动如山的鱼漂,又拿起铲子,扬了好几铲玉米下去,肉眼可见,他炮台旁五十斤装的玉米袋子,已经少了一大半。
“听说是商贸部门?”
作为全国首富,苏白的信息渠道自然多得可怕,早在一个多月前,就知道徐少常要动一动了。
只不过这种事,徐少常自已不说,他也不好开口提。
话题转到了商贸部门上,徐少常立马顺杆爬,挑起了话头。
“龙国去年的汽车出口总量是620万辆,今年的目标已经定下来了,是一千万辆,等今年满足国内缺口,产量提升上来后,明年的目标是保守突破一千五百万辆。”
徐少常说的云淡风轻,可站在一旁的秘书小孙却听得小心脏扑通狂跳。
乖乖,这就是领导吗?
人家首都的大佬昨晚明明说的是今年800万,明年突破一千万。
结果到了老板你嘴里,上嘴皮下嘴皮一碰,凭空就多出来几百万?
对于这种高层最新制定的目标,苏白自然不知道自已被忽悠了,听到一千万辆的夸张目标,铲玉米的动作都一顿。
“多少?一千万辆?”
一下子多出四百万辆的出口指标?
貌似忽悠得太过分了,徐少常都有点不好意思,舔着脸解释道。
“经济转型,扶持支柱产业嘛,动作大点也可以理解。”
“毕竟海外国家还在对我们的固态电池技术穷追猛赶,暂时领先,不代表能一直领先嘛...”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苏白总感觉哪儿不对劲,咋感觉这是在针对自已呢?
给完了压力,徐少常又话锋一转。
“对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连城港的扩建项目正好在五一节前完成验收献礼,你可以通知你的小兄弟们,开始搬新家了。”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首都的谋划了。
早在苏白提出组建电池联盟的时候,首都方面就看中了这次崛起的契机。
虽然有赌的成分,但机会始终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也多亏苏白的电池联盟吸引了西方国家的注意,官方才能腾出手来开始布局。
准确地说,是为苏白布局。
我们前面提到过,蓉城的大米汽车生产基地,已经是世界最大工厂,并且在二期项目竣工以后,已经能满足年产400万辆的产能。
并且现在三期工程也快要竣工了。
没错,足足六百万辆的恐怖产能,苏白全都怼到了蓉城,不是苏白不想换地方,而是不能换。
来自苏白的垂直供应链架构,大米汽车早就不是一家汽车主机厂这么简单,而是身后有着上百家供应链企业的庞大体系。
一旦大米汽车把工厂建在其他地方,这些供应链厂商也要跟着挪窝。
在运输成本上,苏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通过集约化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
这也就导致了现在的蓉城,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汽车城,连带着大米汽车和众多供应链厂商在内,就业人口早就超过了百万人。
都不用看今年的销量,就这两年在蓉城的投资总额,都能把蓉城硬生生推上一线城市的宝座。
要不然,徐少常能在大米汽车销量没出来之前,就确定要升任商贸部门?
只不过,蓉城大米汽车基地虽然庞大,但在苏白和官方的计划里,却是用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
对于出口海外而言,虽然蓉城有龙欧班列,但显然龙欧班列的体量,并不满足官方的需要。
所以,针对大米汽车的出海,官方早就给苏白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计划。
要一个深水良港,要像蓉城一样,能够给大米汽车基地提供面积广阔的土地。
面对这个汽车出海的桥头堡,面对这打响经济转型的第一枪。
官方经过慎重考虑后,终于为苏白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
连城!